1997年,13歲的王子楊和趙碩一起到市二中讀書。從小家教森嚴的王子楊還是第一次來到市區,父母一直擔心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的王子楊會不習慣獨立的生活。但王子楊來說卻對這樣的生活向往已久,終於可以離開父母的管束了。
王子楊雖然性格內向,但卻是個思路清晰很有主意的小孩,小學入學時,旁邊的小朋友麵對老師的提問哭喊著說:“我家住那邊,就住那邊”,他一臉平靜的瞥了旁邊的小朋友一眼,目光淡定地說出“我家住在xx街xx號”。出題的老師不停地誇讚,這孩子真鎮定,一點都不緊張,將來肯定有出息。
那個哭喊著說“我家住那邊,就住那邊”的男孩名字叫趙碩,後來伴隨王子楊一直到整個學生生涯的結束,王子楊不止一次的捶胸頓足仰天長嘯“這是什麼孽緣啊”。
趙碩的父親是個生意人,趙碩從小就喜歡親蹭父親的車東跑西逛,父母的寵溺,讓他養成了無拘無束的性格。對於來市區讀書,趙碩本是無意的,但聽說王子楊早有打算,於是在開學前一星期,趙碩收拾好了背包,跑道王子楊家,一臉我是陪你去讀書夠朋友吧的表情對他說:“我也去市裏讀書。”說完,還不忘了露出他標誌性的兩排小白牙。王子楊小時候糖吃的太多導致牙齒不太好,每每看到趙碩的小白牙就心生嫉妒無數個惡魔般的想法在腦子裏飄過,他曾經不聲不響的把趙碩杯子裏的牙膏換成了鞋油,看著趙碩滿嘴的烏黑,一邊大笑一邊在班級裏轉著圈的大喊:“趙碩偷吃鞋油啦”。
不過這件事的ending是老師得知真相後不僅通知了王子楊的父母還讓他在門外罰站了兩節課。
市區一共有六所初中,無論是教學質量還是中考成績來看,六中都是最好的一所,其次是二中。初中升學雖然是按照區域劃分,但也有不少家長為了孩子能有個好的學習環境,東奔西走上天入地的找關係把孩子送進這兩所中學。王子楊的爸爸是二中副校長的得意門生,因為這一層關係,如願的把王子楊和趙碩送進了二中。
二中坐落在整個城市的最西邊,再往西走幾乎就到了郊區。開學第一天,一個不知道是誰但看上去有些地位的中年男子把他們帶到初一三班靠後麵的一排位置坐下,後來王子楊才知道那個人是教務處主任。班級裏六十多個人很多是小學同學一見麵就聊得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忘乎所以唾沫星子橫飛,大有三生三世未謀麵的架勢,王子楊冷眼旁邊的看著周圍的一切不屑一顧,趙碩幾次想和身邊的同學插話都吃了閉門羹。
坐在王子楊前麵的短發女孩,突然回頭問:“你們是哪個學校的?”
趙碩搶著回答:“鹿山一小。”
她愣了一下,顯然是對這個學校感覺很陌生。
王子楊補充到:“我們是從鹿山轉來的。”
她似乎明白的點了點頭,又說:“我叫程予玫,實驗小學畢業的”。
那是王子楊第一次見到程予玫,長著一雙大眼睛笑容很甜美看上去很文靜卻很愛說話的女孩,除此之外再無別的印象,王子楊當時並不知道從那以後他們會藕斷絲連那麼多年……
十二三歲的少年熟悉起來是很簡單的事情,比如我的偶像是金城武就可以讓兩個前一秒還是陌生人的女生立刻變成閨蜜,一場籃球賽就可以讓兩個素未謀麵的男生變成勾肩搭背廝混在一起的好哥們兒。所以大概兩三天的時間,王子楊就和周圍的同學熟悉了,按照二中幾十年來異性同桌的優良傳統,王子楊同桌被換成了一個叫王洋洋的女生,她的前麵是程予玫,程予玫的同桌叫張仲龍。
王洋洋早上一到班級,就嚷嚷著慘了慘了,以後沒有好日子過了。
王子楊十分不解的問到:“怎麼了?你沒有買到最新一期的《當代歌壇》?”
對於從小就熱愛文藝表演的王洋洋來說,《當代歌壇》就是她獲取新鮮資訊的唯一途徑,她曾經為了買到一本《當代歌壇》跑了五條街,對於她如癡如醉的行為,王子楊深感佩服,他曾對王洋洋說如果你把這份執著放在學習上,一定可以考進班級前十名。對此,王洋洋漫不經心的回答:人各有誌。
“呸呸呸,烏鴉嘴。”王洋洋一邊跺著腳一邊說:“昨天一個遠方親戚的表舅來我家做客,問到我在那個學校,結果你說巧不巧,咱們班的班主任居然是我表舅媽。我表舅說回去會讓她對我格外的照顧?我覺得以後沒有好日子了。”
程予玫說:“這不是挺好嗎,你應該高興才對啊。”
王子楊也在一邊附和著點頭。
王洋洋一臉我和你們不是一類人的表情,隻有張仲龍投來了同情的目光,學霸和學渣思考問題的角度果然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