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徐陽(1 / 2)

第一集鳳陽城

第一章徐陽

剛剛下過的一場秋雨洗去了初秋的煩躁,白石城也看起來很是清新。街道兩旁的屋簷斷斷續續有些滴水,街道地麵也有不少小灘的積水,往日熱鬧喧嘩的白石城在這刻也顯得很安靜,好似一場秋雨拂去世間的一切不平。

白石城背靠白石山,倚著白瀾河而建,屬大冉國鳳陽郡轄下。

白石城周邊土地貧瘠,原本此地居民很少,看起來並不可能發展成如今的規模。然事無絕對,不知道多少年前,一些鳳陽郡的世家大族發現白石山盛產石料,所產石料無論用於建築,抑或用於加工雕刻都大有利潤可賺。白石山實為寶山。於是他們在白瀾河畔建起石料雕坊,采石雕刻。慢慢的經過幾百年的發展,慢慢興建起一座大城,就是如今白石城的前身。

白石城格局東富西貧,東邊是世家大族的聚集地,西邊則生活著貧苦人家。在西邊生活的貧苦人家基本都靠為世家大族上山采石為生,也有極少的雕刻師傅生活在這裏,他們雖然生活清貧,卻也生活自在。

此刻,由於剛下過的一場秋雨,早晨時分還十分涼爽,白石城東邊朱家莊園裏,一間小屋前麵的空地上,正有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蹲在一尊小石像前。少年身材偏瘦,膚色微黑,看起來很健康;眼睛不大,但也有幾分清秀。此刻少年正專注的看著眼前的石猴像,少年名叫徐陽,從記事起就和父親住在這朱家莊園的外院內,至於徐陽的母親則是在徐陽出生沒多久就過世了。

這時,隻聽“吱呀”一聲,小屋的門開了,從裏麵出來一個中年漢子,正是徐陽的父親徐森。徐森個子不高,身材倒十分健壯,可能受苦頗多,頭發也有了幾分斑白。徐森看著院中專注的兒子不禁又陷入對往事的回憶裏。

徐森祖上幾代都是白石城周邊小有名氣的雕刻師,到了徐森這一代,徐森兄弟三人也都手藝不俗,日子過得不錯,談不上富裕,卻也過的比一般平民稍強些。隻是天有不測風雲,先是老大徐木中年喪子,和妻子都憂鬱成疾,一病而去;老二徐林和人發生爭執,不小心弄出人命官司,幾乎花盡徐家積蓄,才保住性命,卻也落得發配的下場;剩下徐森守著祖上一點點技藝,日子卻清貧起來。雖然進入世家為其效力可以改變生活狀態,但“寧守清貧家,不為世家犬”卻是徐家幾代人的共識。一直到,徐森娶了妻子,生下徐陽後,妻子因產後虛弱,身體一直得不到調養而逝去。徐森無奈之下,帶著年僅幾個月的兒子與朱家做了雕刻師,一轉眼,十多年過去了,看著兒子的身影,徐森心裏一陣安慰。

徐森下了台階來到徐陽身邊,對這徐陽到:“小陽啊,剛下過雨,早上清寒,怎麼不多穿件衣服?也不怕著涼。”

徐陽聽到父親的聲音回過神來,轉過頭對父親道:“啊?爹!什麼著涼啊?我身體壯著呢。”說完還起身對父親做了個健壯的動作。

徐森笑了笑道:“你這孩子,都瘦成什麼樣子了?還顯擺你那幾兩肉啊。”徐陽當下不滿意了,回道:“我哪瘦了?”說完還挺了挺胸來證明自己並不瘦。

徐森見狀也不和徐陽爭,瞅了瞅地麵上的石像,對徐陽道:“你這猴子探路算是基本成型了,你這年紀能到這步手藝也算不錯了。”

徐陽聽到父親的話又蹲了回去,看著眼前已經成型的石猴像,垂頭道:“可我感覺還是沒爹你雕的好。”

徐森聞言笑道:“你才多大,不要想著一步登天,爹做雕師作了三十多年了,要是被你比下去了,那爹這把年紀算是白活了。”說完也蹲下去對這徐陽道:“我給你講講怎樣才能神似,形似你基本已經達到了,下麵就要多注意怎樣才能傳神。何謂傳神?神者,神情也。所謂傳神,就是通過你手中的雕刻刀把雕像中的神情表達出來。使雕像能夠讓人感覺到這個雕像是有內在精神的。怎樣使那些或靈動、或狂暴、或威猛等等神情表達出來呢?各家有各家的說法,不過也基本都是通過對表情和動作的修飾來達到傳神。比如,你這猴子探路,給人傳達靈動的神情。那麼這個眼睛要靈活,耳朵要微張,嘴巴要似張非張,整體的動作要有隨時躍起跳動的姿態。”說完撿起地上的雕刻刀,在麵部和腰腿部位做了一些修整,立刻,整個石猴像是要活了起來,似欲隨時逃走。

徐陽看著眼前修改過的石像,對徐森露出崇拜的神情,說道:“爹,你真厲害。不知道什麼時候,我也能像你一樣厲害。”

徐森佯怒道:“爹爹厲害什麼?像我做什麼?難道也一輩子做個砸石頭的。”不過麵上卻有幾分得意,那神情絕對比聽到別人爭買他的雕像還要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