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新的平衡(1 / 2)

源義泰跪下磕了一個頭,“陛下,我國與高麗,都希望占有濟州島,以其為前哨,此際正是機會,讓高麗假裝寫一個國書,承認濟州島的歸屬,則高麗商船,自己去島上中轉便是。咱們說這隻是應付宋朝艦隊的一個幌子,如果被查,我國自會拿出國書,解釋清楚。我國與大宋從未刀兵相見,隻要貨物歸屬是我們,便可以過關。”

天皇一想,這樣下去,可以找機會搶奪此島,再擔負起保護高麗貨物運輸的責任,有理有據,高麗人擔心宋朝倭國聯手夾擊,多半會忍了,既然很有希望占便宜,那就抓緊辦。源義泰被天皇任命為濟州守,將這麼大個島作為他的封地,應該屬於很大的榮耀。

高麗的仁宗,本來就對這些邊陲地區很輕視,在他的印象中,那個夾在高麗和倭國之間的島,並沒什麼用。士兵們守衛本土還守不過來,哪有餘力去守島,再說萬一守島士兵叛變,鞭長莫及,誰又管得了?他身旁的近臣進言,“國主,臣有話說。”

仁宗對所有大臣都不喜愛,所以嚴禁他們打斷話頭,有什麼話講先得問問,國主讓不讓開口。今日仁宗心情還不錯,“講。”“國主,高麗的西南,大宋在建造軍港,他們現有的大艦,就超過三百艘,高麗的東南,乃至東北,全麵和倭國接海,如今我們切不可與倭國敵對,那樣做實在太可怕。”

“你的意思,那倭國想要濟州島就給他?是不是太便宜了一點?”“臣的意思,他們既然沒有明奪,咱們也不說破,趁著還沒撕破臉,加緊幫金人販馬,等解決現有危機,再開始販鐵礦石。”仁宗擺擺手,“販馬這麼顯眼的事,萬一大宋看到,你如何遮蓋?還是販火器吧,南洋屯了那麼多火器,正是金國急需的。”

近臣馬上附議,“國主英明,咱們把南洋的火器販給金人,再讓他們拿馬抵賬,放在東部養一養,等不打仗了再拿去賣,利潤可觀啊。”仁宗嘴角動了動,卻沒有再說。第二天高麗特使拜見韓世忠,稱當年幫助金國,乃是被其脅迫,請求停戰。

消息傳到我這裏,我問秦檜,“你說當時朕給高麗十萬金,買他兩個島一座城,劃不劃算?”秦檜回道,“陛下仁慈,這些當作利息很合適,而本錢,可以不用還,可以用其北部產的鐵礦石抵賬。有了這批鐵礦,兩島一城,便可以大量用鐵,真正變為固若金湯。”

“好!這省了運鐵礦的麻煩,跨海運鐵礦,又慢又不安全。”然後我派出特使,兩家罷兵,高麗割讓那兩島一城,用鐵礦石償還十萬兩黃金的本錢,待償還完畢,大宋就解除海路封鎖。雖然有些屈辱,高麗仁宗還是比較滿意,這幾處本來就被宋人占了,割不割地又有什麼區別?

在作者相對真實的故事裏,本就沒那麼多神劇片段,宋軍完全占有製海權後,因為兵源問題,軍費問題,船隻修繕問題,登陸自給問題等許多不利條件影響,並不能取得很大的戰果。權衡利弊,隻能奪取外島,保持足夠的威懾。(為了站穩腳跟,海州防禦戰,地龍三號消耗驚人,若全線這樣耗,儲備隻夠幾天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