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棺嘍!”
道士特別的清瘦,渾身上下看起來沒有一點的油水,但是身法卻是異常精奇。
他腳尖踮起,身上的百納衣被早晨的涼風吹的四處飄蕩,道士三指扣住一把糯米,往那黑漆棺材上站的公雞頭上撒去。
“嗬!”吃力的聲音齊聲響起,八個中年男人分別站在棺材的四角,緩緩抬起了棺材。
五六個穿著白色衣服披麻戴孝的人跪倒在地上,痛哭起來。
“媽啊,您走好啊……”
我叫楊墨,生在湖南一個叫楊家村的村子裏,跟在棺材後邊的是我那老不正經的師公,師公姓周,村子裏的人都叫他周師傅,平常挺不正經的一個人今個兒倒是格外的嚴肅,手裏的引魂幡一刻也沒有停止過揮舞,鈴鐺聲也一直在耳朵邊跟蒼蠅一樣惹的人心煩,加上孝子的哭泣聲,那感受別提了……
雖然麵對這樣的場麵我早習以為常,但今天卻是心煩意亂,覺得背後發涼,身子總是抖個沒停,感覺背後有一雙眼睛盯著我。
因為,今天出殯的人不是正常原因死的……
九一年的湘中,並沒有改革開放,小河總是清澈的,高山總是常綠,村中十人合抱才能抱起的大樹就有一棵,我們村人都把這大樹稱隻為老祖宗,河水清澈見底,魚兒也是四處可見,風景美的無法形容。
而美中不足的,人,太窮了,實在是太窮了,九十年代,在楊家村裏能夠有一件體己衣服的,那肯定是村裏的大戶,大都數人的身上都是穿著到處是補巴的衣服,甚至有些三四十歲了屁股上還漏個大洞的。
因為六七十年代的人口猛增,在我們村裏一般都生三四個,好些都生了六七個,然後這就成了今天的貧困。
今天過世的,是楊家村的楊氏,平常我都管她叫楊奶奶,七十三歲,這樣的年齡如果放在今天正是享福的好年紀,而放在那年代,卻是一種痛苦。
楊氏總共生了三個兒子,四個姑娘,她男人早逝,大概三十來歲就過世了,一個人拉扯著這七個孩子,而這也造就了他們家很窮,很多時候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
她的四個女兒早早的嫁人,而三個兒子卻是隻活了兩個,最小的一個在三十年前被那場浩劫被活活的餓死,而另外兩個兒子也是到了幾十歲了還沒有娶上媳婦,成了楊家村著名的“光棍!”
就在昨天,村上生產隊死了一頭老黃牛,這在我們村可以說的上是一件大好事,因為終於可以讓全村人“開開葷”了,反正牛是公家的,也沒人管他可不可惜,
而楊奶奶也分到了牛肉,但因為兩個兒子沒成親,所以他們家隻能分一份牛肉,也就是半斤多一點。
楊奶奶雖然七十多歲,但身體還是比較健康的,能走能跳,平時還能幹幹農活,聽到生產隊分牛肉了,可把老太太高興了一場,大清早的,她便跑去了生產隊領牛肉,回來時還興衝衝是對著大夥說回家給那兩兒子做頓好吃的,都半年沒吃著肉了……
回到家中,排行老五的兒子一看才半斤牛肉,心裏有點不高興了,或許是三十多年的光棍生涯,讓他渾身充滿著暴氣,他把所有的不是都歸結在母親身上,他娶不上老婆等等,他都認為是母親的錯……
“才這麼點肉,吃什麼吃,還不如拿去喂了狗!”老五就跟豬油蒙了心一樣,一把從楊奶奶手中搶過牛肉,丟到門口那條餓的骨瘦淋漓的老黃狗跟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