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聯盟停擺(2 / 2)

這次是nba第四次停擺了,nba勞資雙方就勞資協議進行新的談判,老板們希望就聯盟的工資帽體係以及球員的薪資上限進行調整,然而球員工會對於老板們的計劃堅決反對,他們希望可以增加那些底薪球員的薪金水平。雙方最終談判破裂,聯盟開始停擺。王不凡知道這次停擺的損失僅次於後世2011年那次,這次停擺會從今年7月1日持續到明年1月20日。

nba停擺是多方原因造成的。

首先,在球隊無法賺錢的前提下,老板們盡量希望是少虧錢,或者說將支出和收入拉平。老板們為了減少虧損,隻能壓低成本。球員們的工資通常會占據總收入的50%左右,在這一塊動刀,顯然是最有效的。

其次,在球員眼中,工資是他們的生命線。至於虧損,他們認為是老板的滿口謊言。球員工會執行官比利·亨特對於“福布斯”的虧損報表對此抱有爭議:很多被報道的損失都是來自於貶值、折舊和債務的利息,而這不應該納入聯盟的賬目表。亨特表示:“也許根本就沒有損失,它完全取決於采用何種會計程序。如果不把利息和貶值計算在內,那3.7億的虧損立刻就劃掉了2.5億。”亨特的要點在於:球隊轉手的花費跟球隊運營的花費應該是獨立而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就像球員們沒有得到授權分享出售球隊所帶來的利潤一樣,他們也不應該受到球隊轉手花費的拖累。

最後,大衛斯特恩代表了nba,而聯盟在這場停擺中最關注的就是利益。斯特恩是nba的主席,服務於30支球隊的老板。有一點會影響到各位老板利益的事兒,斯特恩都要考慮得麵麵俱到。nba入不敷出,球隊和聯盟都在虧損,斯特恩的海外計劃屢屢受挫。在斯特恩暫時沒有好的收入方式時,隻能選擇和老板們站在一起,減少球員收入最行之有效。

在美國,所謂的4大聯盟均都停擺過,但命運迥異:四大聯盟的老大nfl在1987年發生過一次球員大罷工,多支球隊的球星都不打比賽後,老板們隻能叫來業餘球員來充數。結果,從未染指過超級碗的華盛頓紅皮隊憑借一群看門人、火車工人、扛大包、英國業餘聯賽足球運動員等雜牌軍,竟為球隊捧起了冠軍獎杯。那些球星們一看,沒資本和老板扯皮了,乖乖的就全回來打球。1994年,mlb的停擺也以相似結果告終,隻不過當時頂上來的是mlb下屬小聯盟的球員。

這次第三大聯盟nba的停擺,喬丹時代為聯盟賺取的人氣一夜間消失殆盡,斯特恩眼見在美國國內再無挑戰兩位老大哥nfl和mlb的希望,於是開始了他的國際路線。nhl在04-05季停擺一年,從此這個聯盟基本上已經從四大中除名了。

這就是nba的現實,在美國四大聯盟中,他們是最年輕的,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們的人才培養體製也是最單薄的。nfl和mlb都可以依靠二線隊員來勉強撐起大旗,nba做不到。盡管最近幾年,聯盟有意識的成立了nbdl,加大了小聯盟機製,但缺乏對球迷的影響力。沒根基,就玩不起停擺。

王不凡知道這次停擺帶來的消極影響是不可估量的。球迷們對於勞資雙方的做法十分厭惡,在他們看來,勞資雙方就是在比較誰比誰更貪婪。

作為“過來人”,王不凡知道明年2月5日nba會重新開始,每支球隊的常規賽都會被縮短到50場,長達204天的停擺使得464場常規賽被取消。不僅如此,由於明年1月邁克爾-喬丹會宣布退役,聯盟會再次受到沉重打擊,明年賽季重啟後,每場比賽的觀眾人數僅有不足一千七百人人,相較於1997-98賽季會下降2.2個百分點。之後的1999-2000賽季開始的門票價格也會出現大幅度下滑,接下來三個賽季的場均上座率都低於17000人。停擺之後的三個賽季,聯盟的電視收視率都在滑,直到姚明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