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叫靈界,這個天名叫大魔天。
世有萬靈,人靈居長,可靈界並非由人靈主宰,一千紀之久,整整十萬年的漫長歲月,主宰靈界的一直是魔道。
靈道大有,魔道利己,天道持平。
靈界三道以魔道為主宰,但天道猶存,靈道也在頑強抗爭,靈、魔、天三道互相滲透,勢力盤根錯節。
魔道煉靈入魔,曆千紀而靈氣枯竭,靈道日衰,以至於天下凶人橫行,民不聊生。
傳說靈界極為遼闊,有五洲二島五洋,五洲為靈洲、鬼洲、獸洲、妖洲和中央的魔洲,二島是龍島和鳳島,五大洋分別為無盡大洋、東大洋、西大洋、南冰洋和北冰洋。
千紀以來,以魔類為代表的魔道,聯合妖類和鬼類,成為靈界最強大的統治者,以龍鳳二族為代表的天道,與獸類一起保持中立,靈道僅存人類,現在已經四分五裂。
靈界的國家分三等,上等為皇朝,中等為帝邦,下等為王國。
皇朝集中在魔洲和龍鳳二島,由於地處靈界中央,靈氣和資源最為豐富,一直是靈界各族爭奪的焦點,還在千紀以前,就形成了魔、妖、龍等七大皇朝。
在漫長的一千紀裏,大魔皇朝力壓其他皇朝,在靈界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帝邦分處四方四洲,王國則依附帝邦,分散在各洲的偏遠之地。
遠古以來,靈界盛行的就是修煉文化,科技並不發達,因此靈氣和修煉資源的不均衡,形成了森嚴的國家等級和鴻溝般的社會分層,特別是修士和凡人,地位高下無異於雲泥。
為了保持靈界的平衡,不同等級的國家之間都有結界,高等皇朝的修士,禁止對低級王國破界出手,因此高級王朝的修士穿越結界,修為會被大幅壓製。
……
靈洲極東之地,有一個下等王國,名叫東極國。
雖然靈氣稀薄,國弱民困,可東極國卻非常有名,在國域東部海岸,有一座山叫東極山,是靈界三大仙山之一,傳說是天祖千紀之前留下的傳承之地。
十萬年過去,傳說中的天祖秘境,從來就未曾開啟。
大魔曆千一紀元年臘月初,大雪下了三天三夜,大地積了一層厚厚的雪。
東極山高逾萬仞,幾與天接,山峰常年為冰雪覆蓋,在茫茫無際的風雪中,一如擎天巨柱,又如披甲天神,在皇天厚土間,傲然而立。
在風雪交加的冬日,就連東極山山腳,都是厚重黝黑的寒冰,山體在這樣的天氣裏,數丈之外,就已變得模糊不清。
即便在晴朗的夏日,山上也是冰雪覆蓋,半山之上,常年白雲縹緲,當風季來臨,在遙遠的地方,廣闊無垠的藍天中,隻能看到壯麗的旗雲,同樣看不到高不可攀的峰巔。
傳說東極山峰頂有仙人居住,峰頂與仙界之間,有仙鳥往來。
天色向晚,東極山南坡,一個背負弓箭的少年,在山道上踽踽而行,身上的蓑衣已經殘破,擋不住凜冽的寒風,蓑衣上的積雪漸漸結成寒冰。
少年彎下腰,將纏在腳上防滑的草繩緊了緊,布鞋又濕又破,大腳趾都已經露了出來,他揉了揉凍僵的腳,又直起腰擦了擦臉上的雪。
帶著冰渣的衣袖將臉上的雪擦淨,少年的手垂了下去,露出一張淳樸的臉,臉上有著營養不良的菜色,看上去有些幹瘦。
他挺直的鼻梁已經凍紅,濃密的眉毛已經結冰,眼睛在雪夜燦然若星,隻是厚重的風雪,將晶瑩的目光重重阻擋,穿不透深深的黑暗。
雪花很大,原本的透亮和洋洋灑灑,在夜色籠罩的山野,給人們帶來的隻有寒冷。少年緊了緊薄薄的衣衫和蓑衣,寒風透骨的冷伴隨著饑餓,讓他不禁打了個寒噤。
盡管如此,少年的腳步非常堅實。
山路坎坷,箭袋裏的羽箭隨著腳步,偶爾會發出空空聲。少年還在書院上學,放假的時候會上山打獵,可他今天運氣不好,一無所獲。
雖然住在仙山腳下,可這裏的原野並沒有沾上仙氣,山下是苦寒的戈壁,植被很少,也不適合耕耘,山上樹木稀疏,野獸更是鳳毛麟角。
山腳是一個村子,名叫靠山村,村裏隻有十多戶人家,少年還離著好遠,幾隻狗汪汪叫了幾聲,隨即便安靜下來,村子太小,別說鄰居之間,就連狗都熟悉每一個人。
一燈如豆。
少年走向村頭的三間小木屋,剛到門口就停了下來,因為他聽到了母親的哭聲,從小到大,無論日子有多苦,母親從沒流過淚。
“孩兒他娘,別哭了,被凡兒聽見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