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曲 山區中的小村莊(1 / 2)

在中國的地理版圖上麵,有一條橫貫中國中部呈東西走向的秦嶺山脈,在靠近天水南部的麥積山區,莽莽無邊無際的群山中,間或點綴著一個又一個偏僻村莊。

90年代中期

時間鄰近年底了,寒冬一月份,距離過年隻有十幾天時間。

下午,黃昏時刻

麥積山區凜冽的寒風帶著嗚咽的怪叫聲音,穿行在無邊無際的山穀中,肆意的展現自己的威力,在這寒冷的冬日,一切的生命都臣服在寒風的赫赫淫威之下瑟瑟發抖。

一眼看過去山區裏都是昏黃破敗的顏色,無邊無際的群山都是光禿禿的,所有的樹木和灌木叢都失去了往常綠意盎然的生命跡象,變得昏黃暗淡,低伏在貧瘠的山頭上,被寒風抽打的不停搖擺,偶爾一些低矮的小樹上,還有零星枯黃的葉片在寒風中苦苦的掙紮。

在山穀和背風的一些地方,可以看見零星稀薄的雪,這是幾天前下過的一場小雪留下的印跡,和著凜冽的寒風,愈發顯得寒氣逼人。

天空中陰雲密布,厚厚的雲層好像就壓在山頂上,讓天色變的更加暗淡,預示著天空中正在蘊量著一場大風雪,在這寒冷的冬日,沒有什麼人和動物活動的痕跡,隻有肆虐作怪的寒風,裹挾著沙塵發出各種怪聲,又像巨大的鞭子,一刻不停地抽打著莽莽群山。

綿延山穀中的這一座小村莊,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穿過小村莊,蜿蜒的伸向遠方。

小村莊中淩亂的建築從山穀底一直延續到半山腰,村莊裏大部分都是土石房屋,房頂上還蓋著厚厚的茅草,隻有為數不多的瓦房特別顯眼,彰顯著主人在村莊中的地位。

小村莊中,看家的土狗隻有在主人回來的時候,有氣無力的吠叫幾聲,顯示自己的存在,然後就很快的躲到哪個角落裏去了,再也不露麵。

太陽逐漸落山了,夜色籠罩了大地

在靠近半山腰一處偏僻的土房中,破舊的木門縫中透露出昏黃的光線,這一處人家三間正房,都是和著稻草的土坯子壘成,房屋低矮破舊,房屋外麵圍著一圈大半人高的土牆,圈成了一個小院子,土房頂的茅草經曆長時間的日曬雨淋已經發黑發黴了,顯然很長時間沒有更換新的稻草了,逾發顯得這一處人家經濟狀況困窘。

山區中最多的就是石頭,絕大部分的山區農村人家,即使蓋不起瓦房,房屋也要用山石從下麵砌到一人多高,上麵再用混合著稻草的土坯子壘成房屋,這樣的房屋不懼怕雨水的侵襲,更加的牢固結實,防寒保暖的效果也更好。

完全土坯子壘成的房屋,在這個偏僻的小村莊中也不多見。

9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著祖國大地,沿海地區趁著這股改革的東風,經濟發展的如火如荼,各種新觀念,新思想,新產品如雨後春筍一樣層出不窮,日新月異。

在麥積山區中,仿佛是被這無邊無際的莽莽群山遮擋住了,改革開放的春風並沒有影響到深居群山中的小村莊,這裏的人們還過著數十年如一日的呆板生活,就像與世隔絕似的……

靠近半山腰這一處偏僻的土房中,昏黃的燈光下,年僅七歲的柳石趴在破舊的木桌上寫作業,細嫩的手指抓著一寸多長的鉛筆頭,認真的在作業本上寫字,一年級的田字格作業本上,已經寫好了一小半,七歲的柳石還在繼續認真的寫著。

媽媽石淑芳坐在木桌的另一邊,就著昏黃的燈光給他縫補鞋子,調皮的柳石每天上下學,走在山道上的時候,喜歡用腳踢路邊的石頭,就像踢足球一樣好玩兒。

媽媽做的棉鞋很快就被踢破了,露出腳趾頭前麵的棉花,這樣帶著破洞的的棉鞋擋不住刺骨的寒風,沒辦法,媽媽石淑芳隻能一次又一次的給調皮的柳石縫補鞋子。

又寫了一會兒,年幼的柳石放下手中的小鉛筆頭,甩了甩手,用左手搓揉著發酸的右手,抬起頭來,烏溜溜的大眼睛看著燈光下的媽媽,忽閃忽閃的靈動極了。

昏黃的燈光下,媽媽石淑芳穿著洗的發白的醬紅色帶小碎花棉襖,圍著因為時間長有些發黃的白色毛料圍巾,映襯著白皙的皮膚更加光潔,瓜子臉上眉目如畫,黑漆漆的大眼睛就像一輪彎月,泯嘴一笑,抬起頭和善的看著年幼調皮的柳石,慢慢的放下了手中的針線,道;

“寫的時間長了,手酸了吧?”

“媽媽!你真好看。”

媽媽石淑芳噗嗤一下笑出聲來,沒有想到年幼調皮的柳石忽然來這麼一句話。

“小孩子家家的,知道什麼?就說媽媽好看?”

“真的,我不騙你,媽媽就像畫上的人一樣,媽媽你看!”

調皮的柳石有些急了,小手一伸,指著斑駁的牆壁上,貼著的電影演員年曆畫報說道;

“媽媽跟畫上的人一樣好看,不是,是比畫上的人更好看,我的同學都說,我的媽媽是全村最好看的,真的,不騙你。”

“好了、好了,媽媽當然相信你了,我們家的小男子漢最聰明了,有什麼事情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