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博文毅然決然的道:“股份。”
我沒有再說什麼,去外麵文印店打了幾張合同,劉博文確定無誤之後當即簽下了自己的名字,於是我的客棧裏多了一個人,我也終於擁有了第一個屬於自己的員工。
當然,我在主觀上將江湖排除了,畢竟那裏的發展其實和我沒什麼關係,我也隻是打打醬油,要是這樣都能拿到百分之十五的股份,實在是太容易了。
雖然我已經離開了杭州,但田野和孫源還是不時會跟我說一下杭州江湖的發展情況,在我走之後沒多久,江湖那條廢棄步行街就重新走上了再次開發的正軌,在現在這種態勢下,任誰都能看得出來,江湖的業績隻好一天比一天好,說一句蒸蒸日上也不為過。
接下來的幾天裏劉博文整天就蹲在櫃台,一邊替代我的工作為顧客辦理入住和退房的手續,一邊修改著係統的源代碼,我抽空悄悄去看了一眼,那些代碼,對我來說就像是蝌蚪文,看得我頭暈眼花,暗自發誓再也不碰所有的有關於A,B,C,D,JAVA等等之類的語言。
但讓我頭疼的是,劉博文和葉如雪一樣,同樣進不了廚房,於是我在這家客棧的存在感幾乎就降低到了僅限於做飯。
然而沒幾天,一直是通過視頻聊天的孫源突然給我打來了電話,告訴我杭州那邊出了一些問題,我以為是江湖的運營遇到了阻力,沒想到孫源卻告訴我和江湖無關,是秦雨傳媒和李氏隻見的戰鬥已經進入了白熱化。
天天都有關於兩方企業的所謂“內幕消息”爆出,某高官又收受賄賂,造成了企業的虧損,雙方各自的企業也開始打起了戰爭,比如秦雨傳媒的報紙,自媒體等各種渠道已經在大肆宣傳李氏為了上位,曾經做過哪些令人發指的事情,與此同時,李氏自然也不會輕易鬆口,在宣傳這個秦雨的強項業務上幹不過秦雨,但其他方麵的勢力卻遠比秦雨傳媒強上太多。
最後用孫源的話說,整個杭州城的商界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幾乎鬧到了滿城風雨的地步。
我一時間陷入了糾結中,現在洛帶的客棧事業剛剛穩定下來,如果我再次去到杭州,等於是完全將這邊交給了劉博文,但以他的能力,平時收收銀,給客人登記一下還行,一旦真的有什麼事情,恐怕還是有些力不從心。
而我如果不去杭州,秦薇薇隻要有一著不慎,就會倒在李氏的攻勢下,畢竟這麼多年的底蘊上,秦雨傳媒和李氏企業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盡管我相信在每一步的考慮上秦薇薇不會輕易犯錯,但相對而言,李氏企業的容錯率要高得多,用經濟學的話說:這根杠杆的話語權完全不在秦雨傳媒,而是取決於李氏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