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臨近會議結束,宏大住產集團東南大區董事長夏立言沒想到高強給他鬧這麼一出,完全是“處心積慮”嘛,算計到我“老狐狸”頭上了。夏立言心裏直罵,但表麵上仍然保持平靜,臉上掛著很穩重、很職業的微笑。
“我看,這個提案很不錯,可以結合項目已有的設計往這個方向靠,為我們的產品在海都市打開局麵樹立榜樣。我本人也不是保守派,大膽創新我是支持的。時間不早,下午我還要回省城參加其它幾個城市公司的項目彙報會。”夏立言總結性、指示性地說,暗示散會。
坐在左側的海都市宏大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杜建業心領神會地果斷宣布:“散會。”
與會人員齊齊起身,但沒有鳥獸散地離開會場,而是讓夏董事長先行。夏董事長收起筆記本離席,杜建業、常務副總高強緊隨其後。
杜建業趨步跟上夏立言:“夏董,午餐安排在‘老北方’,嚐嚐家鄉的味道,您看如何?”
夏立言一離席就繃起的臉馬上有了會心的微笑:“好啊!偌大個南方隻有海都的‘老北方’味兒正,但不要太鋪張了,集團的規矩你懂的。”
得到夏的認可,杜建業緊張的心態稍有鬆弛:“不會鋪張,不會鋪張,就一隻烤全羊,其它都是涼菜,再加一人一碗麵,經濟實惠,嗬嗬。”
而走在他倆身後的高強一時不知道如何和董事長搭腔,他還沒有從剛剛的會議氛圍中轉過神來。這次會議是他精心設計好的,而結果出乎他的預料外。結果的事實是:認同方案,不提進人。
“這一仗算是敗了。”他心想。
而且,一時再也想出好的補救措施,所以悶著頭機械地隨行。
海都宏大是宏大投資控股集團公司(宏大控股)下轄宏大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宏大住產)在海都的城市公司,宏大走出北方南拓的第一家企業。當年,宏大集團的老板為了防範宏大在北方的政策性、人脈性風險,抓住海都這個三線城市急於發展和引進投資的機會,先後在房地產、工業製造、旅遊三個領域投入巨資。盡管宏大集團後來陸續在同省的另幾個城市也布局了產業線,但海都的先行地位、戰略重要性仍是東南大區最重要的,經營收益一直是最大貢獻戶,約占整個東南大區的四分之三。
夏立言此行的目的名義上是聽取海都宏大領導班子成員的述職彙報,實則是為穩定軍心而來。因為,按慣例,城市公司領導班子成員的述職一直以書麵形式上報,走個過場而已。常規地,年度述職安排在每年年底,現在時間已是新年的年初了,此舉大有深度用意。
高強心裏清楚,夏的此行,實際是杜建業搬來的救兵。不過,這都在高強的預料之中。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高強估算好了領導班子成員彙報的時間,在飯點前拋出了新項目新的設計思路,以請夏董事長把關的名義順便推出這個設計思路背後的高手。用意的重點在“高手”。
該項目是海都的‘地王’地塊(出讓編號092),海都宏大三個月前競得。此次會議之前,在杜建業的主持下已經完成了項目設計。但身為常務副總的高強極不滿意,而且認定工程兵出身的杜建業蓋蓋職工宿舍還行,要在他的領導下拿出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恐怕在觀念上一時半會還扭不過來。海都宏大在海都的前幾個項目就是例證,被海都人嘲諷為海都市最大的工人新村,可惜了一大片好地。宏大集團也聽到了類似的聲音,要求海都宏大在092號地塊上要推陳出新,拿出有市場號召力的產品方案,從產品設計上找效益。
高強正是抓住了集團領導的指示要點,以產品創新為契機,突破設計理念,進而引進優秀人才,打破不利於自己的人事格局,強化自己的團隊。為此,高強通過“相好”在深圳物色到了自己滿意的人選。會上提出的新的設計思路和方案就是出自那位外來高手之手。
高強把新方案一講完,夏立言眼睛都亮了,並表態說,這是他在集團所有房地產項目中看到的到最好的產品設計思路。高強再從經濟效益作補充,如果采納新的設計方案,利潤可提高20%以上,夏聽了更是喜笑顏開。
高強趁熱打鐵,要求引進這個高手,進入海都宏大經營領導班子,主導全程開發,側重分管產品和營銷。老練的夏立言立時僵住了,他心裏清楚得很:城市公司的組織架構中,每個係統都有一名經營領導班子成員分管,而且都是經過他首肯的人選。高強提出的這個外來高手要“主導全程開發側重產品和營銷”,明顯地,職權高於所有副總,這不是當著自己的麵編排他的班子嘛。
於是,才有了開頭的“支持產品創新,不提人事”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