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所有人猜測著“光明磊落”什麼時候要找楊為善算賬的時候,學校裏卻發生了一件大事。
李萍自殺了。
警察在她身上發現了一封這樣的遺書——
“對不起,見過這個世界的真相之後,我無法容忍這樣的我再繼續這樣活下去。爸爸媽媽,原諒我。”
李萍被“光明磊落”欺負的場景還沒被學生們所忘記。
盡管校方和老師不斷叮囑學生們要保持口徑一致——有人要是問起,就說這是李萍自身性格內向、心理素質脆弱的緣故,絕對不許提及任何與校園暴力的事情。在老師們的證詞渲染下,一個普通的女高中生硬是被描繪成了一個對世界早已絕望的悲觀厭世者,並且性情古怪,連喜歡讀川端康成的小說也被說成了有明顯的自殺傾向。
可更多關於班上有四個惡霸的消息還是被披露在了網絡上。
一時間“光明磊落”成了校內外所有人的關注點。處在風口浪尖的四人隻能低調行事,麵子固然重要,可這個時候找楊為善的麻煩無異於自尋死路。
楊為善似乎不再會受到四人的騷擾,而媒體也因為缺乏校園欺淩的實際證據,再加上校方和上級部門有意降低這件事的影響,曾讓這個學校沸騰的消息很快就被平息,兩三周之後,校園裏的師生也都不再談論這件事。
被欺淩到自殺的李萍讓人感到同情,沒有受到任何懲處的“光明磊落”讓人感到氣憤。少數看不慣校方處理手段的人也會因為這件事發幾句牢騷,可為了自己的前程,大家都很有默契地選擇了在關鍵時刻保持沉默。
在很多突發有負麵影響的事件中,官方奉行的準則永遠是“穩定壓倒一切”,隻是不知道這“穩定”中包含著多少私心,而這“一切”中又包含著多少眼淚。
馬上就要迎來第一次模擬考試,大家也不想為一個不相幹的人白上三年學。
隻是在一模成績公布後,大家驚訝地發現年年第一的楊為善考試名次竟然掉到年級第十三。
在大家的印象裏,楊為善哪怕是感冒發燒來考試都照樣能考上第一。楊為善考試失利,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這件事又為那些愛好八卦的學生們增加了談資。
“聽說了嗎?楊為善這次沒考好?年紀才排第十三!”
“哎……看來李萍的死對他還是有觸動的。表麵上看不出來,沒想到楊為善還是對他的同學有感情的。”
“是啊,我過去也以為楊為善是個沒心沒肺的人……沒想到他也是個性情中人。”
除了個別人的幸災樂鍋之外,楊為善的老師和大多數同學都因此對他印象有所改觀。
老師們積極為楊為善進行心理輔導,身為過來人的他們知道這種事情麵對他人的死亡雖然是件痛苦的事情,可是傷心無補於事。楊為善現在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繼續學習,不讓高考留下遺憾。
特別是三班的班主任李彩霞更是為自己班上唯一一個有望考上名校的學生操碎了心。
這是李彩霞第一次當老師,也是他第一次帶高三畢業班,她早已對全班的平均高考成績不抱期望,她現在隻想讓那些還有希望的學生考上心儀的學校,特別是楊為善,她不能看著楊為善這麼優秀的學生毀在她帶的班裏。
一天放學後,李彩霞以“需要人幫忙登記考試分數為由”將楊為善留了下來。
“楊為善,你最近還好嗎?”
等楊為善將成績登到一半的時候,李彩霞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