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餘年過去,最多門派的北洲在同一領導人的帶領下,漸漸融合成了一股勢力,而這股勢力中隻有一個聲音,那便是“雨仙”!
這股勢力對外宣稱為“北盟”,有大大小小五十六條盟約,而盟約的中心思想,便是維護雨仙的利益。
北盟的建立,無疑也使得北洲有了與中洲和西洲相抗衡的實力。北盟雨仙雖不是真仙,但在五洲的盛名卻是不亞於中洲和西洲的兩位真仙,雨仙樂施好善,短短六十餘年內,在五洲行下了許多為人稱讚的善事,與不少修士結下了善緣......
雖然這些修士修為都普遍不足,但一時的不足,可不代表著永遠的不足。
可以想象,在這份善緣的促使下,未來玄黃界地位最顯赫之人必定有雨仙,而現如今,北盟的勢力、實力雖遠遠不如乾陽古國和風雪樓,但底層修士卻是比二者勢力多出許多。
且因為雨仙和伊風雪來自一界的原因,風雪樓當然不會主動打壓北盟。
在這股大勢下,北盟的勢力迅速發展,雖在外沒人承認北盟可與乾陽古國、風雪樓相提並論,但在北盟內部,北盟修士已經將自己擺在了和其他兩股頂尖勢力修士弟子相同的地位上。
......
至於四人最後一位盤雲......
盤大將軍也不知是哪裏抽筋,竟一激動,選擇了東洲。
可以說,東洲是道生之劫中,實力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洲域!
東洲雖也動亂過,青崖山與極寒魔宗更是一朝之間化為曆史塵埃消散,但這都是人力而為,卻不是天威。
所以比之其他四洲,東洲修士實力保存較完整。
一些隱藏在深山老林裏的散修趁此機會紛紛出世,組建自己的勢力!
經過幾百年的動蕩,東洲重新劃分了格局,分別為大唐王朝、聖宗(郝風樺消失後,十八斷峰殘餘勢力改建)、極寒光明宗、鶴兒山。
散修聯盟在中洲修士退出後成為了過往雲煙,被聖宗和極寒光明宗聯手覆滅,散修聯盟修士無一人幸免,盡皆成為兩宗聯盟的劍下亡魂!
值得一提的是,東洲魔道修士盡皆洗白,轉向正道。極寒光明宗的前身便是被覆滅的極寒魔宗,同樣建立在極陰山之上。
隻不過,兩宗雖關聯很大,但極寒光明宗卻沒有重揚極寒魔宗威名的理想,反而緊縮在偏僻一偶,低調的很。
鶴兒山是由幾位活在深山老林的大修士組建而成,修士甚少,但總體實力較高,天地之變後,鶴兒山的三位大修士已經盡皆突破至化神,可謂如今三方勢力之首(不含大唐)!
至於大唐王朝......
大唐本是聖宗的大唐,但因為某位外來者的強勢幹預,導致大唐一瞬間脫離,並成為東洲的超然勢力!
曾經大唐有六位化神期的供奉,論實力不低於其他三股勢力。
但由於大唐歸根結底還是一凡人國度,所以與三方修行勢力接觸並不大。
東洲的其他凡人國度也或多或少的有著修仙者供奉,但除了大唐,都未脫離其他三派的幹預束縛,算不上獨立勢力,所以並不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