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渾水摸魚(1 / 2)

從傳播學的角度來說,世上是先有的受騙者,然後才有騙子。

如果受騙者內心不信天上有掉餡餅的好事,騙子說破嘴皮也不會有人上當。

正是因為受騙者堅信世間有包治百病的藥品和保健品、堅信通過秘方的調養能夠長壽、堅信世上存在年收益率超過的百分之十的理財產品。

所以當騙子帶著萬能藥、長生藥和p2p金融理財來到他們麵前的時候;受騙者忘記了秦始皇被徐福欺騙的曆史,毫不猶豫的相信了能讓自己長壽的保健品。

內心的貪婪讓他們忘記了兩個基本事實:即便是全球連鎖的沃爾瑪,純利潤也僅有百分之二左右。

號稱股神的巴菲特,也僅僅能做到讓投資平均年收益率維持在百分之十左右。

平頭百姓的理財收益想超過百分之十?

公司難不成是請了巴菲特當操盤手?

杜景現在的做法,就是給那些混在社會底層的劫匪團夥一個目標。

這些人沒有腳踏實地的能力,成天想著不勞而獲或者一夜暴富。

現在杜景就如他們所願,拋出一個看上去很好吃很合理的誘餌。他不在裏邊加任何特技,使誘餌看起來漏洞百出,根本經不起推敲。

稍有理智的人,細細思量一陣後都不會當真。

事實上,這也是詐騙團夥常用的手段——最初階的、看似經不起推敲的謊言隻有一個作用:把聰明的、肯動腦子的人篩選出去,留下看不透這個局的傻瓜進行定向行騙。

欺騙聰明人所要花費的成本太高,遠不如欺騙傻瓜來錢快。

另外最殘酷的一點是,按常理推論,每個傻瓜都該有幾個家人對不對?在他犯傻的時候,不犯傻的家人應該及時拉住他對不對?

假如傻瓜被拉住,說明身邊還是有聰明人。

這次不成,騙子集團可以換下一個傻瓜繼續騙。

如果傻瓜沒有被拉住,說明他們身邊沒有聰明人,或者說沒有可以跟他商量的聰明人。

如此一來,那就不好意思了,騙他沒商量。

而且騙子集團一點都不擔心受騙者會找麻煩:這樣層層篩選出來的受騙者,他的見識和身處的環境,都注定了受騙者承擔不起維權時要花費的成本。

隻要國家不對詐騙行為進行高密度大力打擊,騙子落入法網的機率就微乎其微。

明白其中關竅後,便不難理解為啥看似簡單的把戲,卻能讓騙子能屢屢得手——人家對目標群體的定位準確,已經達到了專家級的水準。

這類騙人的技巧,在終端銷售技巧中叫做引發客戶需求。

在三大基本騙局中,又被稱為利用欲望。

想不踩進利用欲望的騙局,隻需牢牢記住兩句話:如果有一個好的投資項目不找馬雲而找你,如果你不比馬雲錢多,那必然是因為你比馬雲好騙。

你連跟馬雲合作進行的投資計劃(餘額寶)都能拒絕,就更加不應該跟比他實力更弱的垃圾合作。

杜景故意散布出關於鎮龍寶庫的騙局,就是針對這群整日在鐵路上偷扒搶劫的混蛋。他敢打包票,這個消息不出三天就能傳得附近人盡皆知。

他的想法是把附近八百裏內的犯罪團夥都騙到特定地點自相殘殺,最好是讓這些人渣全部同歸於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