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南唐其國(三)(1 / 1)

李仁達占據福州之後,李璟派樞密使陳覺親赴福州勸降,未果。

陳覺無功而返,深以為恥,於是自稱權(代理)福州軍府事,擅自命令汀(今福建龍岩、三明)、建(今福建南平)、撫(今江西撫州西)、信(治上饒,今江西上饒西北)4州兵,由建州監軍使馮延魯與緣江戰棹指揮使陳誨率領,大軍直抵候官(今福州閩侯),突破李部楊崇保所率部隊阻截,繼攻福州西關。李仁達率軍出戰,擊敗南唐軍,收複西關,據城固守。

李璟雖怒陳覺專兵,但見事已至此,於是命永安節度使王崇文為東南麵都招討使、漳泉安撫使魏岑為東麵監軍使、馮延魯為南麵監軍使,各領兵數萬,三麵合圍,會攻福州。

李部馬捷暗引南唐軍潛入,突襲善化門橋,攻占福州外城。李仁達一麵遣使吳越請求援軍,一麵率軍退保內城,固守待援。

再來看看吳越。

吳越的建立者為唐鎮海、鎮東節度使錢鏐,錢鏐起先是唐將董昌的部下,在軍閥混戰中幫助董昌在兩浙一帶站穩了腳跟,後來董昌在越州(今浙江紹興一帶)稱帝,建國號為羅平。錢鏐寫信勸董昌道:“與其關起門來當皇帝,不如當一個節度使,還能得終身富貴!”,董昌不聽,執意稱帝。於是,唐昭宗削除董昌官爵,並封錢鏐為浙江東道招討使、彭城郡王,令其討伐董昌。錢鏐擊敗董昌後,被朝廷授予鎮海、鎮東兩軍節度使,隨後又被封為越王、吳王。朱溫篡唐建立後梁,天下諸侯紛紛起兵討伐,但是錢謬按兵不動,朱溫於是封他為吳越王。錢鏐高壽,活到81歲才死,死後其子錢元灌繼位。錢元灌死後其子錢弘佐繼位,錢弘佐即位時隻有13歲,不過他年少老成,而吳越出兵與南唐爭奪福州正是出於他的堅持。

吳越對於是否出兵救援福州內部是存在爭議的,關鍵時刻一名叫做水丘昭劵的將領力排眾議,力主出兵福州,最後錢弘佐拍板,吳越3萬大軍自溫州渡海,直奔福州。

吳越部隊走了接近一個月才趕到福州,不過時間還來得及,而且正好,他們自福州北入城,與李仁達部共同抵禦南唐軍。

城牆攻防戰一打就是四個月。南唐軍打不進去,但福州之圍也不能解。於是錢弘佐再派部隊救援福州,這一次,吳越援軍在福州城外擊敗了南唐的圍城部隊,於是城內城外的吳越部隊一起出擊,大敗南唐,斬殺南唐軍2萬餘人,繳獲軍械數十萬件。

聯軍大敗南唐後,吳越援軍撤退,不過,錢弘佐派東南安撫使鮑修讓帶領一支部隊留在福州,名義上是幫助李仁達,實際上是想將福州占為己有。

李仁達這個人實在是一個梟雄,他歸附吳越後,專程前往錢塘(今杭州)麵見錢弘佐以表示感謝,但是他害怕被吳越口為人質,於是派人給吳越當時的權臣胡進思賄送金筍二十株以及雜寶若幹,通過胡進思的斡旋,得以返回福州。李仁達回到福州後,不甘為人臣的他再次計劃襲殺吳越守將鮑修讓,同樣的計策玩多遍就不靈了,鮑修讓早有警覺,他引兵殺死李仁達,並夷其族。鮑修讓將李仁達首級送至錢塘,錢弘佐於是派丞相吳程知出鎮福州,任威武軍節度使。

於是,南唐得到了大閩五州中的建州、汀州,吳越得到了福州,那麼,泉州跟漳州呢?

就來看看南唐滅閩的第二個變數閩將留從效。

閩政權時期,留從效在泉州任散員指揮使,閩王王延曦被部將連重遇與朱文進襲殺後,朱文進自稱閩王,派部下黃紹頗接管泉州。留從效對部將王忠順、董思安等說:“朱文進殺滅王氏,遣心腹分據諸州,吾等皆受王氏恩遇,而交臂事賊,一旦富沙王(王延政)克福州,吾屬死有餘愧。”三人均以為是。留從效便請他們密約親信,夜間到他家飲宴。得壯士陳洪進等52人,乘夜越牆入城,擒殺黃紹頗。

留從效請王延政之侄繼勳主持大局,他與王忠順、董思安三人自任為平賊統軍使。又派陳洪進送紹頗首級至建州,獻給富沙王王延政。王延政大喜,就任命王繼勳為泉州刺史,從效、忠順、思安均任都指揮使。

王延政降南唐後,王繼勳也向南唐投降。掌握實際兵權的留從效認為王氏政權已經滅亡,於是將王繼勳軟禁起來,自己封自己為泉、漳二州留後,並向南唐的李璟報告了事情經過,李璟這個時候正與李仁達和吳越交戰,實力也不足以幹涉到泉、漳二州,於是就坡下驢,把王繼勳召往金陵,並任命留從效為泉州刺史,董思安為漳州刺史。

不久,留從效之兄留從願毒殺董思安,自任漳州刺史,從此,泉州、漳州盡歸留氏所有。

因為福州被吳越占領,南唐的勢力止步於閩北,留從效得以實際割據閩南一帶。

李璟不久後就實際承認了留從效的割據,他在泉州設立清源軍,任命留從效為清源軍節度使、泉南等州觀察使,封其為鄂國公、晉江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