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波起之聽書(1 / 1)

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波起之 聽書

王家亦如當年的霍家一樣,消失在大漢的悠悠歲月中,留下的念和郡主遺孤更名為劉念,送回了淮揚王府,

劉詢將自己身體狀況直接公告天下,一是為王敏君正名,怕她再為自己背負罵名,二是借機將君權過度給太子,有退居幕後的心思,

王敏君寸步不離地守候在他身邊,更衣添茶從不假手她人,劉詢也不是癡傻之人,東方朔走時留下的話他若假裝不懂,那王敏君的一反常態也讓他有所感知,

半月之後,劉詢身體總算恢複得不錯,交待了太子與公孫玉一聲,劉詢與王敏君駕著一輛馬車悄然出了京師,

馬車停在了杜城城門外,劉詢身著粗布長衫,卻也隱藏不了他久居高位的氣質,雖四十餘歲,但卻仍不改他的俊逸溫文,拉開車簾,劉詢柔聲說道"娘子,咱們到杜城了,"

王敏君在他的扶持下,下了馬車,同樣的粗布長裙,卻同樣掩蓋不了她的絕世無雙,二人攜手向城門走去,不知?殺了多少路人,當二人身影消失在城門時,寒山卻出現在馬車上,駕著馬車跟在二人身後入了城。

街道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兩旁更是商鋪林立,應有盡有,劉詢與王敏君走在來來往往的人群中,聽著周圍買賣雙方討價還價,突然覺得心裏被這種平凡幸福填得滿滿的,

"敏君,我說過,要給你一個大漢盛世,我做到了"劉詢柔聲說道,王敏君溫順地笑笑,劉詢卻說道"你看看有什麼喜歡的東西,為夫買給你,這杜城啊,為夫可熟了,想當年為夫可是這裏的老大,十裏八鄉的小混混都得叫為夫一聲病己哥"

劉詢憶起當年之事,臉上一片陶醉之色,眉飛色舞之間,更是說過不停"前邊那家張記包子店,賣的肉包子裏麵沒有一點肉,菜包裏都是爛菜葉,我吃過一次,就再不去吃了,敏君你看,他居然生意還那麼好"

王敏君仿佛看到當年的劉詢,浪跡在這條街上的情形,那是何等的自在從容,二人邊說邊走,路過一個茶坊前,劉詢卻止住了腳步,對王敏君說道"走了這麼半天,累了吧!咱們進去喝喝茶,這裏麵有個姓周的老頭,最喜歡說書了,上至帝王將相,下到平民百姓,隻有他認為有故事的,他都會編成戲談說給別人聽,"

聽劉詢說話間,二人已入了茶坊,有小二將他們迎了進去,大廳中足有二十幾張茶幾,稀稀散散地座著十來過人,正中間鞏了一個三尺高兩丈寬的高台,高台上有一個須發皆白,穿著青色長袿的老人,端座在茶幾之後,茶幾上有一杯清茶,一隻木尺,老人正口若懸河地說著段子,聲音清楚且渾厚,讓情不自禁地想要聽下去。

劉詢與王敏君尋了一張靠邊的茶幾坐下,劉詢熟門熟路地點了一壺清茶,幾樣小點心,夫妻二靜心聽起說書來。

"話說咱們這皇上可急壞了,國不可一日無母啊,可他卻再不敢隨便立皇後了,為什麼呢,要是再立一個霍皇後那樣的皇後,太子怎麼辦呀!其實啊,他最喜歡的是張婕妤,可張婕妤有兒子啊,誰能保證張婕妤不會為了自己兒子,而傷害太子呀,皇上想啊想,把後宮中所有的娘娘都想了一個遍,最後覺得有一個人最合適,誰啊,王婕妤,大家定要問,王婕妤是誰,好吧,老周我也不賣關子了,這王婕妤啊,是咱們皇上好友關內侯王奉光的女兒,小字敏君,這位王姑娘可不得了,傳說她克夫,可不是一般的克,說她先後許了五門親事,都是未過門未婚夫便死了,這可急壞了關內侯,他去找皇上,找皇上幹嘛?當然是訴苦了,

皇上啊,你還是我老王的兄弟不,老王我遇上了大難事了,我那女兒嫁不出去了,這可怎麼辦啊,咱們皇上想了想,說道,那就讓她進宮吧,反正兄弟我現在養得起,就這樣,這王家姑娘進了宮,成了娘娘,可咱們皇上並不是很喜歡她啊,這一待便去了十幾年,皇上終於想起她了,為什麼呢!當然是她沒有生育得有皇子,不用擔心她會害太子嘛,

其實這位皇後娘娘,本就是鳳女命格,要不然為何連嫁了五次都沒有嫁出去,非等著嫁給了咱們皇上,這就是命,任誰也避不開的命。

好了,今天就說到這裏,老周我得回家逗重孫去了,明日繼續說大戰西羌,望渚位都來捧場,"老頭收拾了下台上茶幾,拿起木尺就要離開,耳邊卻響起一個似曾相識的聲音"想這樣就走了,帝後之事,豈由你任意編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