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座山,山前有座城,城中有座塔,塔名曰越仙姑塔。
仙姑塔是淨城最高的建築,建這座塔是為了紀念一位姓越的女子成仙。每逢正月或是初一十五,這裏還會有人前來上香求拜。
既然這仙姑塔是為紀念那升仙的越姓女子而建,那肯定就會有美麗的傳說。呃……當然,有時候傳說也不一定都是美麗的,至於越姓女子升仙的話,還是有一點點……怎麼說呢,有一點點另類。
說到這裏,就讓我們去看看越姓女子的升仙故事吧——
玉鏡山前,淨城坐落於此。當時城裏住著一家人,家族也算龐大,由於老太爺曾經是皇帝的老師,所以這家人在淨城很有名望,這就是越家。
當年越老太爺辭官告老還鄉,一大家子也跟著搬回了淨城。
說來越老太爺也有些無奈,自己身為一代大儒才高八鬥,教出的學生數以千計,朝中的重臣就有不少,可自己的三個兒子卻沒有一個在學問上有成就的。到了孫子這一輩就更不行了。就算他老人家在後麵追著自己的孫子孫女教他們讀書,幾個小輩兒也不願意。畢竟年紀大了,腿腳比不上了,堅持了一段日子就放棄了。心裏安慰著自己,兒孫自有兒孫福!
越老太爺有兩個女兒,都跟著夫家,所以不在淨城。說來他也算是兒孫滿堂了,除了這兒孫沒有一個愛讀書這個遺憾之外,倒也過的舒心。他最寵的就是五個孫子和一個孫女,說起他的孫女——越皎皎,也就是升仙的主人公,在家中更是小祖宗級別的。
因為全家隻有越皎皎一個孫女,老夫人簡直把她當做掌上明珠,任誰都別想碰她的寶貝孫女一手指頭。打小,她就將越皎皎養在身邊,有什麼好東西全都給了這個孫女。
當越皎皎越長越大,就越發的美麗,聽到她名字的人都會以為她是個嬌小可人的美人兒,其實不然,越皎皎長相豔麗,萬裏挑一的美人兒,五官比一般的女子更立體一些,身材高挑,這可能是因為她的母親那邊有一點兒胡族血統的原因。
女子十五六歲,麵容美麗,家世又好,自然是城中權勢結親的對象。一時間說媒的差點踏破越家的門檻。
外人都道越家小姐聰明美麗,落落大方,其實隻有她的越家兄弟們才知道她的為人。據這幾位兄弟的評價,這越皎皎就是一個表裏不一的最佳典範。別看她人前一副大家閨秀的樣子,人後可是誰都不敢惹,很記仇的一個人,而且她還很懶。你問她有多懶?她的兄弟們說了,越皎皎就是那種能走一步路,絕不走一步半的。
就在淨城的人都猜測這位美名遠播的越小姐到底會花落誰家時,京城那邊來了消息,說當今皇帝的第五個兒子——徐王,他要納越小姐為側妃。一時間整個淨城議論紛紛。
越皎皎哭的那叫一個稀裏嘩啦,她抱著祖母的腿說死活不嫁。這不是叫自己去送死嗎?自己被所有人捧在手心裏長大,現在要自己嫁給那什麼王。自己再笨也知道那什麼王根本就是因為祖父是皇帝的老師,才決定娶自己的。
自己是方的還是圓的,那什麼王都不知道,就說要娶自己,自己以後還會有好日子過嗎?自己的脾氣哪適合進皇家,自私,記仇,懶惰,小心眼兒……平時她不認為這是缺點,現在卻覺得每一條都能治她的死罪!
越家人哪敢說不,恨不得當初多生個越小姐交給京城。這皎皎哪是個會伺候人的,一點兒眼力見都沒有,前途堪憂。
結果,越皎皎還是被塞進花轎裏,往京城抬去。
越皎皎哭夠了也鬧夠了,眼見木已成舟,索性把自己交給老天爺處理。帶著那麼點兒破罐子破摔的意思。
進京前,隊伍在一塊草地上修整。婆子扶著越皎皎下了轎子。
越皎皎冷著臉往前走了段距離,今天的天氣倒是不錯,風和日麗的,她在一處石頭上坐下。單手托腮,真是愁煞人啊!自己這小命兒在皇家能撐幾天?
“啪嗒”,一個東西掉在兩步遠的草地上,越皎皎四處看了看,隻有她和那個婆子。婆子身上沾了草葉,正在拾掇。
皎皎好奇的走了過去,彎腰拾起了草地上的東西。像葡萄,卻比葡萄硬,像紅棗,卻比紅棗軟。皎皎看著這顆棗,散發著清淡的香氣,鬼使神差的將它送到了嘴裏……
“哢嚓”一聲,一個晴天霹靂直擊下來,越家小姐直接被雷給劈了!
眾人皆驚在當場,不遠處的草地上,越皎皎直直的倒下了,頭上還冒著熱氣兒,想剛出鍋的包子一樣。後來仔細一看,那是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