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第 110 章(1 / 3)

即將完結, 感謝大家的姿瓷

許直也不知道, 一問之下, 阿原才道:“孫公子比二位早出來,但是臉色不好, 好像是最後一場的時候身子不適。孫家管事已經將他送回去咱們家了, 陶大叔又叫人去請了大夫。”

賈琰最後看了一眼燒火的貢院,罷了,卷子燒不燒的,現在去想也沒用了。馬車越過了圍在貢院,惶惶不安的秀才們,離開了這裏。

端平二十三年,金陵貢院在最後一場考試之後,突然大火,雖然救火及時、處置得當, 並未有人員傷亡, 可是試卷燒毀大半。士子們留在金陵遲遲不去, 等待著朝廷的處置措施。

林海是在八月十九收到了金陵傳來的消息, 家人深夜報:貢院大火!

“老爺,這會怎麼樣呢?”賈敏心中不安。

林海在臥房裏走了幾圈才道:“貢院裏那個樣, 著火並非是開天辟地, 就連本朝高祖皇帝的時候,貢院也著過火。失火不要緊, 按照前例, 朝廷會在下個月讓秀才們補考, 而且這種情況,錄上舉人還會略多一些。”

賈敏卻道:“原來我當那瘋和尚胡說的,現在……要不我再去棲靈寺燒香,要不然請修泉大師想個法子?”

“夫人,”林海摟著妻子:“天將降大任於斯人,阿琰前頭考的順利,說不定這次遭些小厄,日後會試、殿試更加順利呢。”

可是賈敏卻沒讓他勸好,翻來覆去之後,她還是決定約上孫家弟妹,一道再去燒香。八月二十賈琰、孫鍾的信都送到了,俱言無事,他們出場之後才發現起火。林家、孫家這才安心。

八月末朝廷又下旨:九月初九開始,金陵鄉試重考,除第一場外題目不變。士子們這才鬆口氣,安心準備應考不提。

揚州的家人們都以為事情告一段落,安心等著他們歸家,卻萬萬沒想到九月二十六日,隻有兩個年輕人返回揚州,且孫鍾和孫家管事都是躺著回來的。

揚州知府衙門的後院亂哄哄的,趙氏用帕子擦著眼淚,一邊問道:“大夫,這孩子可還好?”

白胡子的老大夫慢慢悠悠說:“尚好尚好,令公子病的雖重,所幸延醫問藥及時啊。”

床上的孫鍾虛弱笑道:“娘,都說了不要緊的,伯衡看見我被差役架出去就趕緊跟了出來。多虧他了,唉,累的他沒考完試。”

趙氏這才知道怎麼回事,急道:“還請大夫幫這孩子開幾服藥調養一下。”說著幫孫鍾掖掖被角,來到了前廳。

孫高正與賈琰說話,趙氏進來的時候,賈琰連忙起身行禮,卻被趙氏趕緊拉住。趙氏看著他,就要拜道:“好孩子,你實在是救了鍾兒一命!”

賈琰連忙避開:“嬸嬸千萬不要這樣,賈琰受不起。”

孫高奇道:“你這是做什麼?”他還不清楚情況,就聽趙氏落淚將賈琰看見孫鍾被人拖走之後,放棄考試跟出來照料的事情說了。

“世侄啊!”孫高眼圈都紅了:“阿鍾交了你這樣的朋友,實在是他修來的福氣!”

賈琰連道不敢:“我與應祥都在地字號房,第二場末尾的時候,看見了應祥無知無覺的被人帶走,自然要過問。否則還能對得起我與應祥這兩年的交情麼,師叔、嬸嬸,還請萬勿如此。論起來,倒是正行兄更辛苦,他出了考場就知道應祥和貴府管事都病了,我顧不上的事情,來往迎送,都是他代為出麵的。”

“對了,正行呢?”孫高這才發現許直沒有回來:“他怎麼沒和你們一起回來。”

賈琰道:“應祥好了些,執意要回來,以免二老不放心。因著管事病了,不能沒有做主的人,我就同他一起回來,輕車簡從。正行兄留下收拾,然後趕上來。”

孫高握著賈琰的手連連歎息,趙氏也是再三感謝,還有留他吃飯,賈琰卻道:“長輩關愛,侄兒心領了,如今應祥已平安到家,我也得回去拜見舅舅舅母,以免他們擔心。”

“也罷,”孫高這才鬆開手:“你先回去好好休息。擇日,我與你嬸嬸一道過府。”趙氏依依不舍的將賈琰送走了。

賈琰這才脫身帶著阿原先回家,長生與陶厚都被他留下幫著許直,回家換了衣服,他在浴桶裏就睡著了。要不是阿原發現,險些滑到桶裏嗆水,賈琰出來裹著袍子就靠在榻上睡著了。還是阿原同韓馮氏商量著,他們先去林府報個信。

林海聽到阿原過來稟報也是一愣,不是說無事的麼,怎麼就變成了孫鍾因病退出、賈琰也跟著半道離開考場了?

賈琰一直睡到了次日辰時,懶洋洋的在院子裏活動活動身子,吃了早餐才去見了舅舅。

林海同賈敏都在正房,連黛玉也在隔間擔心的等著,擔心賈琰也病了什麼的。

賈琰進來向舅舅舅母問安,又將事情講述一遍,又道:“八月考完試的時候,應祥就不太舒服,當時想著不耽擱重考,就也沒當回事。九月出場的時候,應祥就有些不舒服,外甥後來才知道,我們九月進去考試當天,孫家管事也躺倒了,和應祥一個病:攪腸痧。”

如此這般,聽的林海賈敏連連歎息,賈敏看著賈琰的眼神全是慈愛和欣賞:“你做得對,讀書也好,將來為官也罷,根子都在做人上頭。這才是立身之本,你這樣才是至誠君子之舉。”

林海也道:“這也算不負你們相交一場。立身世上,對待友人,自然是以誠為本,今日你能為了友人做到如此,他日你的友人也必不負你!”

賈琰:“外甥受教。”

林海笑著讓他坐下:“這倒不要緊,左右你還小,便是在等三年又如何。”在林海看來,且不論賈琰同孫鍾好歹算是梁鴻廣門下徒孫,就是衝著長輩之間的關係、賈琰與孫鍾的交往,換成林海自己也會這麼做。

室內氣氛其樂融融,全然沒有因為賈琰放棄考試而有什麼不快,連黛玉都出來問“考試有什麼新奇事”,賈琰就給她講起了秀才們碰在一起的一些趣事。

他們說話不久,賈琰突然想起一樁事,就對林海同賈敏說道:“舅舅舅母,還記得雨村先生吧?”

二人自然點頭,賈敏還道:“我記得他好像是去金陵做知府了。”黛玉也盯著賈琰看,等他的下文。

賈琰就道:“外甥在大夫給應祥治病的時候聽了個熱鬧。賈雨村在金陵判了個案子,事主是金陵鄉紳馮氏,犯人是紫薇舍人薛家之後,而賈雨村公然縱放了薛家公子。此事,市井頗有物議,不過大夫也念叨了兩句什麼護官符。”

“護官符啊。”林海看看賈敏,又看著外甥:“賈王史薛,四大家。四家的根基都在金陵,賈雨村這麼判想的怕是京中榮府提攜之恩。唉。”他搖搖頭,賈敏麵無表情,她能說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