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允反對,說此時局勢不明,皇上剛剛駕崩,若如此大規模的調動兵馬會引起京城動蕩。不得不說此時太後和獻王抓住了大臣擔心家人的心理,略占上風。但左右丞相均默不出聲,因為調動兵馬之事,由誰發出指令至關重要。
左右丞相心中也慌亂,但調大軍入城,可不是鬧著玩的!他們看向蕭允,這時候不見慌亂,神色堅定。反倒是太後和獻王,情況未定,便大呼小叫要大軍進城護駕,實在不夠鎮定。左右丞相心中天平,已經偏向了蕭允,但到底掛念家中親人安危,這個時候不好說什麼。
蕭允已經聽政數月,至少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裏,他善於聽取百官意見,有的時候也十分堅持己見。此時他也不大聲辯駁,隻是不肯點頭,堅持要皇城兵馬司解決城中變故。
獻王暗笑。他自己的兩百甲士加上陳國的幾百人,一晚上的時間足夠血洗京城。霍連傑不在,或者已經死了,蕭允手上沒有可用之兵。京城之亂,他沒辦法平定。而皇城兵馬司的戰鬥力他已經了解過。久未經過戰事,怕是會被他的人牽著鼻子走。此時他倒巴不得蕭允堅持己見,正好可以把百官的怒氣轉到他身上。所以他對太後使了個眼色,一麵不軟不硬的表態希望調動兵馬進城平亂,一麵又安撫幾位重臣,喚來報信的內侍,要他找幾個知情人進來問問。
太後急的要哭,指著蕭允道:“哀家要調兵進城,不過是想護著大家。你不過是怕虎符落到哀家手裏,就這樣置大家死活於不顧,你心裏可有別人?若是讓這些賊人繼續為非作歹,到時死傷無數,這個責任誰負!”
“我負!”蕭允冷冷的。“我相信皇城兵馬司能夠平定亂匪,宵小之徒,不足為慮!”他看著太後,宵小之徒幾個字,幾乎就指的是他們。
太後心虛,目光躲閃,卻仍然不肯認輸,說道:“好,這可是太子說的!萬一皇城也被他們攻破了,哀家也不要你死在亂匪手中,你就自刎在你父皇床前,以死謝罪!”
這話就說重了,百官連連勸慰。蕭允走到窗邊推開窗戶,外麵一片漆黑,沒有一顆星辰。他麵上鎮定,心裏到底有些七上八下,不知道霍連傑那邊進行的如何了。
皇城兵馬司久未遭遇過這樣的戰鬥,確實十分吃力,折損無數。眼見賊人在前麵耀武揚威,城中火光又起了幾處,自己卻連幾個活口都沒拿到,氣的簡直要罵娘。正在懊惱之際,卻聽遠方慘叫聲似乎又多了一些,還有刀兵相撞之聲。那可不是賊人在屠殺手無寸鐵的百姓,絕對是兩支隊伍正在廝殺。兵馬司分做了很多支隊伍,這邊的人想著難道是其他人帶領的隊伍截殺過去了,這樣想著心中一緊,趕忙也衝了上去。卻見一群黑衣人廝殺在一起,全都是黑衣人在動手,在他們看來根本分不清誰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