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河篇·正文第一卷·漫步 第五章 命痕之書(1 / 2)

司命原接壤於黃昏星界的北部邊緣,臨江南望,盡覽夕陽垂遲之餘色。

江有三色,底層藍中泛青,每逢陽季則盡數冰封;中層白中泛灰,每逢寒季則漩渦四起;上層長期呈淡紫一色,卻無論兩岸氣候如何劇變,都永遠沉寂,水波不興。

江名“落雁”。

此地有三季,所謂陽、寒、歸。

陽季山林盡暖,青葉搖風,可見浮生悲歡。

寒季尺土亦冰封,時有雪飄萬裏,可歎三千夢幻。

歸季落雨無盡,不使遊子遠炊煙。

兩岸叢林環抱,野果不勝美味卻亦有毒果弑孤魂。

北岸近襲“疊影”群峰峰巒,風過稍寒,寒季卻顯暖。

空曠之中偶爾也會傳來落單的長鳴,其聲嘶啞可攝魂。

江上除卻渡船,即是遞次間或的四十九座古橋。

據考,其內刻有“暮歌”之陣圖,可以清卻眾生雜念,直矢其心。

雖有橋渡,卻不可覽落雁山水之興味。

故以,遊船漫行,竟年而未絕。

至歸季,此地百花其盛放,群山為屏其漸暖,旭陽入兩岸密林其渡白,而雨色其無盡。

時落雁伴雨而歸,而致“萬裏江天盡其色,落雁長歌踏雨回”之勝景。

是故,此江以落雁為名。

時而又有“落雁踏雨江”“三季三色江”其不勝枚舉之別名。

古來的萬千生靈都在傳說,淵燼位麵上的落雁江中,有萬界第三個純淨元素之界的入口,卻鮮少被證實。

即是如此,落雁江上的瑰麗水色,依然讓才情飛揚的文士們情懷激蕩。

後來,就有了落雁江畔那些綺麗曼妙的傳說。

---------------《萬界誌·恒景·涉水·落雁江》

江上旭陽數星辰,江畔誌士沐明冠。

夜時竊竊千萬語,不抵雲霄天垂遲。

寒殿夢花拭浮塵,初醒悵味落雁音。

北風漸近猶未覺,尚有半蔭蔽衣身。

俯首暗對天門叩,卻見落雁江下渡。

長歌一曾漠萱遇,折枝寤寐空對月。

子夜拂弦誰作樂,哀泣獨眠心自知。

待至夜盡雲起時,可見淚痕倘在否。

-----------------《憬恪·落雁無聲》

司命原的戰火,在這邊緣之地卻已稀薄可憐,未經驚擾的凡間生活就映入眼簾。

稍顯凡間煙火的小村落,零星分布在落雁江畔的密林中,偶爾也會看見落帆的孤舟。

岸輕塵被勾起了遲來的思緒,幾分感懷,又想起青禮城下的接天渡。

那也是他不曾涉身的世事紛擾。

在林中安靜地望著這落雁江,此時的寒季,還能在背陰處看到幾分飄霜。

長久以來的漫行,終於開始有些疲倦。

夜是漫長的,緩緩埋葬著白晝的熾烈。

他看見了百鳥歸來的熱烈,聽過夜中巡遊的孤獸嘶鳴。

稍顯繚亂,卻撥亂幾分心弦。

曾幾何時,他也想融入這紛繁的凡間。

可從最初,這一切都疏離於他。

青禮城中的一度,苦讀過七閣近千萬藏經,後知聖者天生。

他知道自己與兩殿的心族不同,甚至與萬族都不同,所以他是起源者。

是注定輝煌的存在,卻實在難以勾起幾分興趣。

當星墜的盛況在青禮城蔓延時,他覺得有些孤獨。

這條修凡之路,也是致興而來。

卻不慎跋涉許久,有違其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