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劍仙的意思和來曆(1 / 2)

第1章 劍仙的意思和來曆

天地之初鴻蒙初開之時,盤古以無上力開混沌,造陰陽清濁之態。又以自身骨血化山川湖海,萬物生靈。至此天地乃成。後又有女媧大神以息壤造人,授凡人婚嫁之禮,至此人世乃成。濁氣下降,乃至為地。大地為方,其最中央處為中原九州,孕育華夏兒女。天地靈氣聚彙所在,萬國敬仰。清氣上升,乃至為天。天為穹頂,上有無限境界。有修仙得道者,進入飛升境界,可由大地上達天界。然後天界之妙處究竟,世人皆不可言。

何為修仙人類作為萬靈之長,也是世間萬象的主角。然後,人畢竟隻是凡世生靈,逃不脫生老病死。從凡人出現在這世間的那一天起,也就出現了一群渴望逃離生死,與天地同壽的追求者。也造就了他們共同的追求……修仙。天下修仙者眾多,各自選擇的修仙法門也各有不同。不過最後的目標,卻都落於一處,莫過於長生不老,飛升天界。然而修仙之道路千難萬險,古往今來修仙者無數,然得道者隻是寥寥。而且修仙之路上也有數道艱難的關卡,即使是在仙道上略有所成的修仙者,如果不能順利渡過那天地設下的障礙,也不得不全功盡棄,形神俱滅。何為劍仙聖人有語,修仙成聖共有四萬八千法門,皆可得道。

這眾多法門最終又殊途同歸至三種途徑。以力證道,追求無上大法力;斬三屍證道,斷俗世善惡念;以功德證道,積功積德渡人渡己。在這以力證道之中,又有劍仙一脈,憑借卓越的戰力和獨特的修仙法門,在修真界中孤樹一幟。通常的修仙者,大都遵循心練氣,氣化神,神化虛,虛出元嬰,元嬰合虛,大成渡劫,飛仙成聖的修仙路徑。唯劍仙一派,在修得不滅元嬰之後,還要付諸萬千努力,練得一柄心劍。元嬰與心劍同氣連枝,交相呼應。是而,心劍被視作是劍仙的第二元嬰。正因如此,劍仙的戰力也比同層級的其他修仙者要高出許多。心禦劍,劍行力,力證道,此謂:劍仙。劍仙三宗九州凡世,向來生機勃勃萬象更新。也是天下修仙者最雲雲彙集之處。

在中原地帶的修仙者中,劍仙一脈也分化成了三個大的宗派:昆侖,蜀山,蓬萊。昆侖,九州西北。那昆侖山本是女媧補天時的不周山,向來有天下修仙,始自昆侖之說。昆侖素以道門正宗自居。門下弟子多清心寡欲,遠離紅塵,尚德自律,避世精修。然而,昆侖弟子雖少在世間出沒,但一旦出手無不鬼神驚泣。因此,論及昆侖之力,世人皆謂深不見底,諱莫如是。數百年來,隱隱有三派翹楚之勢。蓬萊,九州之東。大洋深處的蓬萊仙島之所在,向來為世人所不知。但是蓬萊劍仙的瀟灑行世,飄逸不群的美名,卻時常出現在世人的言談之中。蓬萊派修仙,講究以入世為出世。小隱於野,中隱於市,大隱於朝。坐凡塵俗世參悟天地大德,凝三千紅塵洗煉無上劍道。這就是蓬萊劍仙卓爾不群的修仙之道。因此,蓬萊派隱匿於三教九流中的高手大有人在。門下弟子或精於琴棋書畫,或長於斧鑿金工,或明於醫道藥理,與其他劍仙門派迥然不同,在修真界中堪稱佳話。蜀山,九州之西。一個數百年前,於風雲突變之際,迅速崛起的新興門派。蜀山自開派起,即以除魔衛道為首務。門下弟子嫉惡如仇,喜武好戰,狩獵天下,斬妖誅邪。凡蜀山弟子無不癡迷劍技,身經百戰。無論長幼,皆身手不凡,所以僅以五百年的建派身家,也可與昆侖,蓬萊一較長短。劍宗淵源……昆侖昆侖山,也就是不周山。

女媧補天時,水神共工怒觸不周山,引發天地大變動。素來,昆侖被視為天地之支柱。最接近天界的所在。從古至今,就是修仙之人的聖地,玄道之宗。世上有修仙者的那一天,也就有了昆侖派。源遠流長已非世人所能記載。蓬萊北溟有鯤,俗世敬仰。萬萬年前,北溟中的一隻巨鯤,因破天道被上蒼懲罰,由北溟轉入東海。巨鯤不服,桀驁天地。上怒,落一巨石擊中鯤背。巨鯤元神巨震,僅以命保,遂降伏。為證天道,天降巨石深陷鯤背,幾千年後巨石演化成仙島,始為蓬萊原身。故而蓬萊之島居無定所。成為世人傳說中之絕妙之處。日後,有仙人在此仙島上修築蓬萊閣,廣收弟子創派蓬萊,自此海霧四季飄繞,遂有蓬萊仙境之稱。

蜀山之地原是西蜀境內的一片平常山丘。但是在一次天界的眾仙之戰中,一位劍仙和一無上邪魔死鬥不休,從天界一直纏鬥到人界此地。那劍仙經過數戰,已是油盡燈枯,漸生敗勢,眼看性命不保。彌留之際,劍仙以死衛道,自爆元嬰毀去邪魔肉身,大傷其元神。該劍仙門人,在此地結下了一強大法陣,封印了那邪魔之靈。但具體過程已不為外人所知。隻是在那次爭鬥之後,蜀山之地已是麵目全非。但見半空中出現了兩座仙山,正反相對。正麵的那座山,後來被眾多修仙者利用,造就了現在的蜀山。反麵的那座山,傳說中的逆之蜀山。隱蔽在茂密的雲霧之中,凡人罕見。傳言被無上法陣所屏蔽,生靈不可近。就是昔日那無上邪魔的封印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