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0029章:人不可貌相(2 / 2)

小沙彌雙手合十道:“師父,他們來了。”

虛穀法師眉毛略動一動,並未答話。

小沙彌轉身退到門外,去到廊簷下候著。

秦鉞也屈身單手施禮道:“打擾大德法師清修,還望大師見諒。”

虛穀微睜雙目:“小施主不要客氣,老僧即已身入佛門,就已萬事皆空,何來打擾之說。”

秦鉞道:“我大唐南宗大法師惠能祖師有雲: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弟子向聞虛穀大師乃是我大唐屈指可數的得道高僧,今日一見果然是所傳非虛,大師出語即為禪語,實在是令我等凡夫俗子望塵莫及啊!”

其實虛穀隻是大唐開元年間的一個普通和尚,在佛學上並沒有多麼高深的建樹,但秦鉞何等聰明,為了能順利住到法洪寺裏來,他上來就先給虛穀老和尚戴了一頂高帽。

你還別說,秦鉞的這招還真起到了作用,虛穀忽然睜開雙目,上下打量著秦鉞道:“小施主,你如何會知道吾師大德惠能法師的詩偈?”

秦鉞謙虛道:“惠能大法師的《菩提偈》乃我佛大乘箴言,如今在我大唐僧俗之間早已是口口相傳,就連童子都能倒背如流,弟子當然也會有所耳聞。”

秦鉞雖然侃侃而談,但他卻忽略了一點,六祖惠能入滅於唐玄宗先天二年,惠能其實就是一個和虛穀同一個時代的和尚,在唐玄宗抑製佛教的政策下,惠能法師創作的《菩提偈》還隻是在佛門弟子中有所流傳,還遠未達到像後世一樣盡人皆知的地步。

虛穀雖然不是什麼得道高僧,但畢竟出家多年,而且還是一寺之主,在佛學上的造詣肯定還是有些的,當然不可能不知道這些,但他認為這隻是秦鉞的謙辭。

“小施主謙虛了,惠能法師乃我大唐南宗法師,半生傳教於嶺南,北地民眾很少有知道祖師的詩偈《菩提偈》的,這證明小施主對佛學還是有一定研究的。”

秦鉞依然擺出一副無比謙虛的樣子:“雖然弟子有所聞,但無奈弟子資質愚鈍,也隻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弟子在大師麵前班門弄斧,還望大師不要見怪。”

其實這也是秦鉞的客氣話,他作為一個古玩鑒定師,經常要鑒定一些佛像、念珠、佛經刊本、香爐、舍利等佛教文物,自然要掌握一些相關的專業知識。他所掌握的佛教知識甚至比一般的和尚掌握的都多,如果他出家當和尚,尤其是在佛學理論還未臻完善的唐朝以前,即使無法和三藏法師玄奘、南宗六祖惠能等一些唐代高僧相提並論,但靠這些知識做個高級和尚混碗飯吃還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虛穀驚喜道:“俗語有雲,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想不到小施主雖然淪落街頭以行乞為生,心中卻裝著佛事,且出語不凡,實是讓老僧肅然起敬。”

虛穀說完,便起身離了禪床,請秦鉞和紅兒到禪椅上坐了,並吩咐小沙彌上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