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誰跟我說,青春有不盡的迷茫。可是我,卻生來叛逆,不要迷茫。

尋找著自己想要的東西,找可以深交的朋友。當然,我不迷茫,但也有特別的煩惱。有時候,我想要放縱自己,不想管自己的生活。可是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太墮落了,於是又重新站起來,又奮發個倆仨天,然後把自己說的話拋之腦後。

我想寫小說,從初中開始的。貫穿整個高中,三年了,我都沒有成功。我一次又一次的放棄了,原因很多種,有可以被諒解的,也有不可以被諒解的。總之,生活起起落落,充滿了不順。

記得高一時候喜歡一個女孩,一直沒有表白,這事一直拖到高三,有一天我莫名的很直白的說“我喜歡你”,但很可惜她拒絕了。至於原因,她沒有說。

後來我很失落,我沒有像電視裏麵的劇情一樣喝得酩酊大醉,因為我是個窮小子,沒錢買酒。

總之,一直到後來的高考,我都前所未有的消沉。無助、絕望,領略了心如刀絞的痛苦。我在想,如果有一個人,他(她)會給我溫暖,給我幫助,一直相信著我,我該會多麼幸福啊!

可是現實當中,我並沒有遇到這麼一個好哥們(女朋友),我一直單身(孤單)。青春期總是會胡思亂想。

當經曆了一些挫折,飽受歲月的煎熬。我開始發現,或者是認知,貧窮真的很可怕。他(她)給了我深深的教訓,我發誓以後再也不要貧窮了。

我們現在還是吃父母、喝父母、穿父母的。當我開始寫小說時起,包括後來打暑假工,每一件事做起來都是那麼的艱難,看工人拚力氣賺錢、看新到公司的職員接受重重考驗、看作者們一天五千字的徹夜不眠。隻為誠信,博得大家的關懷,賞一兩個銅板。有時候我會覺得,其實工作跟乞討沒什麼差別,隻是對象不同。

去姑丈那做工程,我笨手笨腳,其實是因為連續熬夜身體不佳。一又一次的失敗,讓我原本的希望,漸漸的看到了現實。現實如此殘酷。也讓我看到了,技術可能是未來謀求生計的必然選擇。創業之難已不再奢求。

童年的回憶總是與幻想掛鉤,顯得是那麼的不切實際。雖然身處夢幻中,但也有所愛,不會那麼無聊至極。反觀現在,卻越來越喜歡鑽牛角尖了。

高一主持過一個節目,那是一年元旦的文藝彙演。那天下午,懷著忐忑的心情,在那間樓梯旁的教室裏麵試,下著小雨。和我同去的,還有小許和小黃。

麵試完,和小許、小黃一起到外麵的快餐店吃飯。聊起麵試,他們說我講的不錯,我欣喜若狂。其實心裏根本就沒有底,自我感覺除了聲音響亮、有些磁性以外,並沒有什麼優勢。

接下來的幾天,我坐臥不安,為了賺點零花錢,也在起點寫小說,當時有個手機起點網無限閱讀,老版的,我在那裏發表文章。當時除了第一章要求要兩千字以上,其他的倒是沒什麼要求。一般我的章節隻能寫一千字左右一章,因為對於當時中學生的我來說,一千字的文章已經是我的極限了。沒有電腦,用手機打字。初中那會兒我是沒有手機的。上了高中,自己存錢買了一個三百塊錢的手機寫。鍵盤不熟,一個字一個字的打。我第一次聽說有個詞形容寫文章,叫做碼字。我是一個把自尊心放的很重的人,從來不求人。那會兒,我才知道有“求推薦、求收藏、求月票”如此之類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