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自序(1 / 1)

考慮了很久,究竟用什麼樣的故事來開啟自己全新的寫作生涯。

幾乎有半年的時間,我沒有寫出一詞一句。不是缺少靈感,而是沒有辦法集中精力創作——盡管自己所處的地方是一個風景如畫的恬靜小鎮。我倒是覺得,這和周遭環境並沒有太大聯係,而是內心無法做到真正的平靜下來。繁忙的課業沒日沒夜地充斥著我的生活,腐蝕著所有腦細胞,再加上公司裏的項目即將開始走入正軌,又要去做推廣宣傳,似乎那些有用沒用的繁雜瑣事都集中在這半年向我席卷而來。我承認自己的精力很旺盛,卻也無法阻擋諸如此類的波濤洶湧。有時候坐在電腦前思慮上良久,才能敲出幾行字來,然後便又匆匆刪掉。但我並不想這麼輕易地放棄,我曾一度認為寫作是我的生命,是我無法在現實生活中所能表達的情感宣泄。這種情感宣泄,沒有其他的事物能夠取代。

因此,我決定抽出暑期三個月在國內的時間,寫一寫自己想寫的故事。什麼目的都沒有,隻是希望借此機會能夠宣泄積壓了長達半年之久的五味雜陳的情感。

前些日子去網盤裏清理文件,發現了原來寫的所有稿件,有出版的,也有未出版的。

其實“發現”這個詞用得有些突兀了,但我確是有很久很久都沒有看看自己寫過的東西。準確來說,當某一部作品完成之後,我都再沒有去看過。

不是不想,是不敢。

我承認我不敢麵對自己當初稚嫩可笑的文字,就我而言,更像是一種嘲諷。我不認為我已經成熟到“老於世故”的地步,但我畢竟回不到當初那樣青澀單純的時光了。

於是乎我的文字,更隨著思想,也便不再接受那些懵懂不知摘星事的辭藻文風。沒錯,那些文字確實代表著那個年少的美好時代,記載著所有與童年、與夢想、與萌動有關的青春。但也是再也無法回去的青春。

這其實沒什麼值得去批評的,畢竟成長這個詞,每個人都會經曆,或早或晚。我不可能到了白發蒼蒼的時候還一如既往的描寫著青春愛情,描寫著萌動校園,描寫著玄而又玄的世界。這種文字,連我自己都不信。

而《聽你》,正是我對於成長的最好見證。

這是篇我曾經獲過獎的短篇小說,我希望繼續將它寫成一個很長很長的故事,這個故事裏,有你有我,有我們正在走或者即將走上的路。

一條不歸路。

夢長安

2014年5月洛杉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