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頭,元英也把李薇她們三個都叫來了。小格格太小,身體也太弱,四爺發話那天不讓她出來見人。來訪的客人中若是地位身份都夠的,自然有福晉親自接待。但更多的是不請自來的客人,多數身份地位都有些欠缺。
這樣的人總不能扔給嬤嬤們接待,李薇她們至少也是大選出來指進四爺府的,這個身份在宮裏可能拿不出手,出來卻能唬住不少人。
何況,宋氏有目前四爺唯一的格格,李格格有寵的事隻怕京裏無人不知。能得這兩位接待,有些人家隻怕要高呼燒高香了呢。
明日府裏至少有五個地方要開宴。四爺在前麵接待男客,席定是兩桌,但多備了一桌免得來的人太多。福晉在正院和花園兩處備宴接待女客,暫定是五桌。因為有些人家可能會帶自家的姑娘、格格一道來,所以席麵要往多了估計。
李薇她們一起在花園東側的一個小院裏待客,那裏定了三桌。
這是明著有席麵的。剩下的車馬轎夫還沒計算在內。
女眷處可以賞花遊園,前院卻沒有什麼景致好賞玩,於是特意請了兩個戲子。不敢請戲班,這次請客有讓京裏人都認識四爺的意思,但也不想顯得四爺太輕狂,才出宮就要擺主子的譜,所以隻分別請了京裏三方園和五福班兩家的台柱,過來唱兩出而已。
女眷也有戲可聽,就不是台柱了,隻是兩班中還算過得去。
一直到晚上,元英心裏還轉著明天宴會的事,各處都要嚴守門戶,特別是前院和後院之間,那些男客喝了酒聽了戲,難免有把持不住、借酒裝瘋的人。萬一讓他們逛到後院來,這臉可丟盡了。幸好四爺之前說過,前院伺候的全用太監,這就免了侍女被人拉住做出醜事。
再說看到太監,應該能嚇住一些人。
她決定明天把她這邊的太監全派過去守門,就在內院和外院之間。若是真有人喝醉亂闖,就讓人直接灌兩碗醒酒湯,喝了睡下就行了。
小院裏,李薇卻在想明天聽戲的事。接待客人還不就是那老三樣?你家裏好啊?你爹媽好嗎?你孩子好嗎?換成現在,可以再問兩句,你的頭釵真貴重,你的衣服上的繡花真精致。再說還有宋氏在,宋氏明天才是她們中間真正的明星。這都跟她沒關係,她也不關心。
聽說請了兩個知名班子裏的台柱,還有醜角來玩雜耍。好久沒看戲了,在這個缺乏娛樂的年代裏,聽各種奇怪的戲劇就是李薇的樂趣所在了。
(其實能流傳後世的戲劇都是特別有名的,就是相當於古代小說雖然也很多,但是一直到現代都還知名的也就四大名著。而且就算現代的小說多得數不勝數,可得諾貝爾的也就那幾個,多少作品能流傳幾百年呢?鳳毛麟角而已。所以,真正的戲本子是很多的,隻是沒流傳到後世。而且很多戲本子都是戲班自己找人寫的。那些缺錢缺到要替戲班捉刀寫戲本子的窮秀才,出來的成品大概都像火車站文學。兩者的共同點都是速成加爆點。)
上次李薇還是在家看的戲,那時是家中祖母過壽,特地叫人唱了一整出戲,整整唱了兩天。總結下來是這麼個故事:一小姐,從小就漂亮聰慧人人誇,然後全家死光(命太硬啊姑娘)。她在上香途中,因為衣裳太破人太漂亮,吸引了一個老太太(居然不是吸引個紈絝?差評!)。
老太太說這小姐長成這樣,穿得這麼破,肯定非常人,然後就收成義女帶回家了(老太太你的邏輯呢)。老太太是尚書的娘,義女非常孝順,每天天不亮就起來把老太太的鞋揣懷裏暖著,怕老太太起來穿上腳涼(丫頭吧這是)。
於是孝名遠播。離此地百八十裏外,有個也是全家死光連房子也沒有的窮秀才,聽到小姐的孝名,說天哪這姑娘太美好了,隻有她才配做我的妻子,其他公主啊高官貴宦家的小姐啊都不如這小姐好(公主幹嗎找你呢?想太美)。
這窮秀才對著天喊了一通,表達對小姐美好品質的讚美和向往,老天爺就顯靈了,說你考試去吧,連中三元就可以去提親了。
於是這窮秀才去考試了,連中三元後去向小姐提親。小姐很羞澀地答應了,尚書和老太太都很高興。然後皇帝說這秀才真不錯啊,人品好,聽到這姑娘的好名聲就要娶她,這孝順姑娘也不錯。為了表達對你們的祝福,我要把我的三公主嫁給秀才(皇帝……邏輯要死了)……
當然最後大團圓結局,窮秀才娶了兩個老婆不分大小從此快樂地生活在一起。
看了兩天,李薇邊看邊在心裏吐槽,之後跟家裏祖母聊這出戲時,總是哈哈大笑。祖母也被她逗得哈哈大笑,說她促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