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有女名薇(1)(1 / 3)

康熙三十四年秋,紫禁城,乾東五所。

宮女玉瓶有些發愁地問李薇:“格格,今天真吃羊肉啊?”不等李薇回答就自顧自地往下說,“萬一四阿哥來呢?現在這個天氣吃點兒素的好,羊肉多腥啊,您還非要吃烤的羊肉串,喝點兒瓜菜湯,吃個涼拌木耳不是很好嗎?又清爽又開胃。”

李薇放下手裏的繡樣冊子,也不好跟她解釋,直接吩咐道:“我想吃,你隻管吩咐膳房去做,告訴他們多放辣椒粉和孜然粉,肉要切成手指肚那般大,肥瘦各半,要烤得滴油,鹹香油辣才好!不許放花椒,配著再進一鍋羊肉湯底的湯菜就行,放些粉絲、粉條、油豆腐、黃花菜,剩下的讓他們看著做。麵食隻要烤得焦焦的芝麻餅。”

玉瓶苦著臉去膳房點這一頓夜市大排檔的菜單去了,路上剛好遇到了福晉的宮女石榴,她也去膳房點膳,兩人便結伴而行。

雖然膳房還是在阿哥所裏,但出了四阿哥的院子就算是外麵了,兩個年紀輕輕的小宮女還是有些害怕。

石榴年紀比玉瓶大些,十六了,在福晉那裏也是數得上的人,隻是四福晉身邊能幹的太多反而顯不出她。

兩人一前一後到了膳房,玉瓶退後一步讓石榴先說,石榴點了二涼四熱兩道湯品四道麵點就退下了。她也不急著走,就站在三步遠外等著玉瓶。

玉瓶細細交代了李薇的夜市大排檔,膳房的太監認真地聽著。四阿哥身邊的李格格大小算個主子,最愛鮮味兒,他們伺候慣了的,深知越是不起眼的小主子越是怠慢不得,嘴上甜點兒,腳下勤快點兒,隻當結個善緣。

“姑娘瞧好吧,還交給小李子來做,他做這個在行。格格還要點別的嗎?”老太監笑眯眯地說。

玉瓶沒說動李薇換菜單有些喪氣,道:“剩下的你們看著上吧,格格倒是愛極了你們上的酸梅湯,你直接讓我提一罐子走吧。”

老太監回身揮揮手,一個麵白無須的中年太監從一旁的小太監手裏接過一個紫紅色的小陶甕,卻沒遞給玉瓶。老太監接過來轉身給了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太監,說:“哪裏勞煩姑娘親手拿?讓這孩子跟著姑娘走一趟吧。”

玉瓶也沒堅持,她在宮女裏頭也算是有頭臉的,親手提個陶甕確實不大像樣,有人代勞最好,她也回敬老太監般微微一福:“多謝爺爺疼我。”

老太監站著受了,笑眯眯地送了兩步,看著石榴和玉瓶一起走了。

石榴和玉瓶走進四阿哥的院裏就分開了,石榴徑直回正房,玉瓶穿過角門回到後麵。

乾東五所現在是住滿了,如今阿哥裏麵出宮建府的隻有大阿哥一個,二阿哥是太子住毓慶宮,往下三阿哥到七阿哥都在這裏住著,倒是八阿哥被擠到西五所去了,那邊就住了他一個。

紫禁城是前明時建的,年深日久,上瓦下梁,庭前屋後,總會有那麼一點點兒小問題。比如,聽說三阿哥那邊的院子裏就有兩處青石板下麵是空的,下雨時底下積水,一不小心就會踩進一鞋底的水。

四阿哥落地後是康熙爺抱給承乾宮養的,佟佳氏,宮裏頭一份。去後封了孝懿皇後,再沒有比她熱乎的了。四阿哥因為從小跟著養母孝懿皇後,等孝懿皇後沒了,他的生母烏雅氏又受封德妃,膝下已生有二子二女,任誰也不敢小看,所以四阿哥的院子在阿哥所裏不是位置最好的,卻是住起來最舒服的一個。

比他早兩年進阿哥所的三阿哥因榮妃馬佳氏早已失寵,院子反倒沒有他的好。餘下能跟四阿哥比一比的隻有宜妃所出的五阿哥。七阿哥和八阿哥兩個就更別提了。

四阿哥這院子有三進。頭一進被他當作書房了,一正屋兩廂房,前兩側角門都有人看管,等閑不許人進出。二進住著四福晉,也是一正兩廂。如今兩側廂房都暫時空著。

最後一進是後罩房,一溜大大小小十個房間。現在隻住李薇和宋氏兩個格格。日後有沒有新的小夥伴進來就不好說了。

四福晉嫁進來才半年,二進院子裏移栽的花木還是新鮮的呢,紅花綠葉相映成趣。牆角八個盛水的太平缸上麵浮著碗蓮,下麵養著各種名貴錦鯉。

石榴從角門進來便沿著右邊的屋簷走過來,到正屋前放輕了腳步。屋門前守著一個小太監和一個小宮女,見她來立刻矮半身行禮,但並不叫福。在主子跟前伺候時,宮女太監們是不許出聲的,除非主子發話。

石榴擺擺手,輕手輕腳地進去。

堂屋裏站著兩個宮女,見到她也是矮半身蹲了個福,石榴照樣擺擺手往左側的書房走去。剛才她出來前四福晉就在這裏抄經,進去前她看了眼擺在堂屋裏的西洋大座鍾,剛剛中午十一點,鍾的鳴時早讓太監給掐了,這東西看時間是好使,就是個頭太大,報時的時候聲音太響,有些吵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