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章節 第一章 打地穴(1 / 2)

死者為大,入土為安。

土葬習俗,自古有之。

古籍《韓待外傳》中說“人死曰鬼,鬼者歸也,精氣歸於天,肉歸於地。”

土葬儀式為:用棺材盛屍,掘土為墓,埋棺其中,堆墳立碑。其中主持儀式者為風水先生。

墓葬是活人為死人舉行的送別儀式,世間分陰陽,陰陽相通,人死如燈滅,由陽轉陰,其中禁忌繁多,下葬穴位,時辰,禮儀必須按照嚴格陰陽規矩來,若有差池,死人動怒,活人遭殃。

比如:下葬日子犯“重山”,家中子孫有人喪。

又如:棺材進水,子孫得病;墓穴損壞,家宅遭災……古往今來,事例數不勝數。

所以,墓葬禁忌,務必嚴聽謹從,虔誠守忌,以保平安無事。

在墓葬儀式中,掘土為墓,又叫打地穴,點地穴。久而久之,打地穴這一道程序就誕生出來了一個專門的職業——打穴匠。

打穴匠這一門職業,要求不少,首先:膽子要大,八字要硬,地穴說白了就是死人坑,膽子小,八字軟,幹不了,壓不住。第二,手上一定要幹淨,要有一口正氣,打地穴等於是建陰宅的第一步,手上要是偷雞摸狗不幹淨,就會被屍怨纏身;第三,自己身上的物件是一點也不能留下,就連一點指甲皮都不能留下,留下了就等於給了死人門路找上自己來。

“打地穴一般不出事兒,但一出事就是大事!”這是句老話,也是句真話。

家境貧困,我十五歲開始學打地穴,到如今已經是有三年打地穴經驗的人了,期間沒有出過一次事,但這一次,一點小小的意外,差點搭上了我這條小命……

三川的冬天不會下雪風卻很大,我和同村的八斤,二虎等四個人帶著工具往轎頂山上走。我是打穴匠,他們都是來給我打下手的。

轎頂山是四維大姓陳家的祖墳山,今天我們是給地主陳二爺打地穴。

主持儀式的是九叔。我們來得早了,在山頂等了一會兒,九叔他們才帶著人上來。

墓穴由九叔選,選好的地方,我們就在上麵釘好樹樁,確定了方位,就可以開穴。

開穴之後,先要祭祀山神,孝子行開香點燭跪拜禮,然後是畫太歲。

太歲是十二生肖神,每一年的太歲就是當年的屬相。

這一年,是雞年。九叔用毛筆沾朱砂,畫出一直大公雞。

太歲,酉雞,坐向西南,放於西南一塊石頭上,挖井的第一鋤絕對不能麵朝西南方。

如果動土麵朝太歲方向,這就是“太歲頭上動土”,要出大事。

拜了山神,畫了太歲,定了木樁,動土前三鋤要由孝子動手。

孝子在木樁範圍內,挖三鋤,叫做孝子開宅,這裏的宅,指的是陰宅。

孝子開了宅,我們就開始動手。

“火星即橫三六比縱五二碑位前四三後五七立之!”

這是打地穴定尺寸的口訣。

定了尺寸,用石灰在地上圈出來,我們就開始動手。

當上打穴匠已有三年了,這一很已是輕車熟路。

八斤又矮又胖,全身上下都是力氣,挖起坑來,就像是一頭牛一樣,有用不完的力氣。

上麵一層土是浮土,浮土朱紅色,是山體色,挖過了浮土就是陰土。

陰土就有講究了。

這墓穴風水的好壞也跟這陰土有關。

陰土最好的顏色為紫黑色,而且必須是油性的,摸上去潮潤但沒有水份,放在陽光下有些發亮。

這種陰土就說明下麵有龍脈,靈柩若葬在上麵,那子孫後代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陳二爺,四維村遠近聞名的大地主,墳山風水自然是差不了。

我們很快就挖開浮土,浮土下麵就是陰土。

陰土顏色雖然不是紫黑色,但也是好土,淺灰色,帶粘性。

八斤他們三個人負責開挖,我負責尺寸和角度,二虎和其他人負責將土運上去。

忙活了一個大早上,剛坐下準備休息一會兒,就聽見八斤的聲音從地下傳來上來:

“小乙哥,你快來看!”

一聽他的喊聲,我趕緊就衝了過去,一下子跳進地穴裏,“怎麼了?”

打地穴一般不出事,但是一出事就是大事。師父馬三一輩子打穴匠,最好還是死在這上麵了,什麼原因都沒有機會說。

“這個!”

八斤用手指著地上的一撮土說道。

我趕緊蹲下來仔細一看,這一撮土有些奇怪。

周圍都是淺灰色的土,唯獨這一撮是血紅色的,而且還是圓形,像一個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