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本的世界,楊鎮也是一個道士。是被他師父收養的孤兒。
他所在的小廟,傳承久遠,建立甚早。有著一定的規模在當初。現在已經有些破敗了。好多地方已經不能夠使用,塌的塌,即使沒塌也成了危房。
按說現在旅遊興旺,信仰重啟,隻要是廟宇道觀,不應該是這種景象的。
但由於楊鎮他這一脈的傳承屬於道門五大流派的丹鼎派一係,講究性命雙修,以自身為爐,精氣為鉛,神識為汞,成金丹大道。不修占驗之道,不學符籙之術,隻修性命之功。追求的是長生不死,是正真的仙道。而且
避世修行,自給自足,不與人為惡,也絕不會與人為善,隻求自身超脫,哪管世間眾生。有成之後,自身有大道,術法自然存,翻手呼風來,揮袖喚雨歸。長生久視,逍遙世間。
自然是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別說旅遊了,外人進來一趟,就如同進山野遊,你怎麼發展旅遊?
所以,在道門中,名聲不小的楊鎮的師父,被一些好友調侃說道。
“老家夥,看你百年以後怎麼辦?”
楊鎮師父開口還擊,說道。
“隻要有人在,道統不絕,終有興盛的那一天。”
所以,師父收下楊鎮,作為唯一弟子,細心教導,等候著大興的那一天。
但天不假年,人力有窮盡,在楊鎮剛剛十六歲,師父就撒手歸天。
早就有了正骨道士身份的楊鎮就成了深山中的廟宇之主。
和師父有些不同,楊鎮不但用心修習自家門派的傳承。還抽出時間,博采眾長,不管是占驗派,符籙派其他四派,甚至於民間道術,隻要能夠得到的東西,逐一修習。
由於師父臨終時,移栽囑咐他廣大本門,所以,他並不像師父那樣一心靜修,而是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和同道交流,而且也和那些別的同門一樣,參與法事,為信眾服務,也收取一些錢財,不過都會被他用來修繕廟宇,改善道路。
他始終相信,隻要自己努力,改善了交通條件的廟宇,會迎來興盛的一天。實現師父的遺願。
可是,天域不測風雲。
他在修習占驗派的一個術法的時候,一時興起,對於廟中的一處廢墟,作為對象。卻看到一份機緣。
這是過去從來沒有過的體驗,他興奮地對於那個廢墟進行了清理。發現了一間石室,隱秘而堅實。
在石室的牆壁上,有著一篇經文。
有了發現的楊鎮,沒有魯莽,而是淨身焚香,膜拜以後,才坐在石室中,想要參悟那篇經文。
經文不長,但很拗口。費盡心力,楊鎮記熟它以後,開始試著誦讀一遍,沒想到一遍經文誦讀完畢,自己感到頭暈目眩,剛一醒來,就到了這個地方。
“看來那篇經文有古怪。現在的自己,不能夠隨便試驗。等在這裏站穩腳跟以後,在試試能否回去。不是說,鑒驗過後,就隻有自己在這裏了麼?那個時候,就可以為所欲為。不受別人約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