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番外一(1 / 3)

“準備好了嗎?”

“光腦準備完畢, 生物腦準備完畢。智能係統已啟動, 光網信號已檢查, 各部門人員已就位……”然後, 男人停頓了一下, 說道, “林總也就位了。”

白馳文一臉無奈, 說道:“最後這一條就不用向我報告了。他才是老板,我就是個打工的,他的行蹤向我報告什麼?”

男人說道:“總要說一聲的。林總難得心情好。”

“畢竟這麼長時間過去了, 虛擬項目又是林總一直期待的,心情肯定會不錯。”這樣說著,白馳文說道, “今天漂漂亮亮地把虛擬世界的上線項目給完成了, 他心情會更好。”

“應該會順利吧,我們的準備工作已經準備得很充分了, 剩下的就是運氣問題了。”

白馳文點了點頭, 然後看了看時間, 說道:“時間差不多了, 開始吧。”

林舒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裏, 已經帶好了頭盔, 隨時準備著登入虛擬空間。居銘豐就坐在他身邊的特製躺椅上,說道:“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是還是有點緊張。”

林舒便回答道:“畢竟是這麼多年, 這麼多人付出了心血才得來的結果。緊張也是應該的。”

這樣說著, 視野已經產生了變化。

虛擬技術發展到此時,其實還說不上成熟,但是星澤多少已經盡了力。這個虛擬世界在視覺反應的展現上已經算是相當細膩,盡管由於數據量等方麵的限製,還遠遠不到逼近現實的地步,不過林舒也並沒有太過強求,隻是適當放大了虛擬技術的優勢,希望通過這種方法掩蓋缺陷。

事實上,整體上來說這種做法還是比較成功的。

虛擬版《無限時空》開啟之後,會有一種穿越的感覺。首先是身體整體感覺的瞬間重建,上一刻你還躺在自己的床上,下一刻你就站在了一個虛擬的空間之中。

而且奇妙的是這個空間你是完全可以踏在虛空之中的。

林舒和居銘豐在親身體驗過各種各樣模擬神經信號的效果,但是每次都還是會發現虛擬技術的新亮點。曾經星澤對於虛擬技術的研發還是利用了許多當代同業技術的,但是這一次,星澤的技術遠遠要領先於時代,而且是親自從基礎開始探索和建設。

雖然是重複曾經走過的路,但是第二次行走,卻仍舊在這條路上發現了許多不同的岔路和秘密寶藏,欣賞到了許多新鮮的風景。

神經接駁技術可以模擬出很多現實之中做不到的內容,比如說無限時空開場這一段淩空行走。

這一段淩空行走是林舒的得意之作,玩家隻要想象落腳的位置就能直接在踩落的地方自動生成落腳點。其實林舒想過很多方式的開場操控方式——無限時空的開場服務器選擇是星球的選項,最簡單的當然是直接以畫麵的方式把待選的“世界”拉近。這麼做隻需要視覺效果就夠了,大量節省了各種神經感受數據。

在虛擬遊戲開放初期,使用這種雖然有點偷懶但是更加容易控製的手段來進行遊戲的銜接也是可以理解的。不過林舒仔細考慮過之後,還是放棄了這樣的做法,選擇了更加細膩的設計。

雖然一些偷懶也並非不可,但是如果能做得更好,何必選擇次等的選項?

最後林舒就選擇了這稍微有點玄妙的淩空步行。

其實一開始林舒是有兩個選項的,一個是淩空步行,一個是直接飛翔。用肉身進行飛翔是人類至今為止一直渴望卻還依舊不能實現的夢想。雖然在現實之中實現不了,但是林舒卻希望能在虛擬世界讓人體驗到。

不過即使有這樣的野心,星澤對於飛行的神經數據搜集和模擬體感統合創建上都還有點問題。現實中存在的一些感覺動作一般隻要如實采集和模擬就可以了,但是現實中不存在的感覺動作就相對複雜多了。

比如飛行這個動作,要在不能飛行的人類神經係統之中重現,那麼需要設計得不止是重力數據,額外的器官感覺,全新的神經指令,還有玩家本身行使這樣動作的便捷性和合理性。

這個技術星澤是在研究著的,不過進度緩慢。動作和感覺上的神經設計大體上是參考了大量的飛行類生物,不過由於神經係統上微妙的差別,鳥類身上搜集的很多訊息都未必能使用在玩家身上。

所以還要根據人類的神經信號特征不停地修改,一直修改到能夠融合進入人類本身的神經感覺係統而沒有明顯的違和感才行。

但是即使完善了整體的信號表現,還要考慮到玩家的適應性。這個係統出現的初期,可以預見玩家是不會很輕鬆地學會使用飛翔能力的。一般網遊出個新職業還需要玩家花費一段時間去適應呢,何況是神經接駁遊戲之中這種涉及到人類感覺和自身行動本能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