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番外一則:魏晉南北朝後妃軼事(1 / 3)

魏晉南北朝號稱亂世,政治紛爭、群雄割據,時代的劇變在思想文化領域也產生了巨大的震動。儒學、玄學、佛學並行於世,人們個性解放,任情悖禮,這給予廣大婦女更

多接觸社會、提高自身文化修養的機會。這一時期的後妃,大多出身名門閨秀、家學淵厚,因此不少後妃才華橫溢、舞文弄墨,有著作傳世。

曹魏時期,曹丕甄皇後便是才色出眾的佼佼者。甄氏自小好學不倦,年九歲,喜書,視字輒識,數用諸兄筆硯,兄謂後言:汝當習女工。用書為學,當作女博士耶?後答言:聞古者賢女,未有不學前世成敗,以為己誡。不知書,何由見之?長大後,姿貌絕倫,先為袁紹中子袁熙妻,袁敗,為曹丕所納。曹丕踐祚,立甄氏為皇後,曹丕身邊佳麗如雲,甄氏備受冷落,失意哀怨之情油然而生,她寫塘上行以寄托哀怨,詩雲: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傍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眾口鑠黃金,使君生別離。念君去我時,獨愁常苦悲。想見君顏色,感結傷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賢豪故,棄捐素所愛。莫以魚肉賤(一作貴),棄捐蔥與薤,莫以麻賤,棄捐菅與蒯。出亦彳複苦愁,入亦彳複苦愁。邊地多悲風,樹木何。從君致獨樂,延年壽千秋。

好個出亦苦愁,入亦苦愁,甄氏在詩中將自己的哀怨憂傷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語言新穎流暢、如泣如訴,實為樂府詩中上乘之作。胡應麟詩藪雲:魏婦人能詩,僅甄後一人。

西晉武帝貴嬪左芬,以才稱於世。左芬,左思之妹,臨淄人(今山東臨淄)。父親左雍,早年為小吏,後來因為才能出眾被授予殿中侍禦史。相傳先齊之公族有左右公子,因為氏焉。左家家世儒學,在家庭氛圍的熏陶下,兄妹二人自幼便顯露出過人的才華,成為有晉一代的文壇奇才。左思,雖貌不驚人,口訥,但辭藻壯麗。其代表作三都賦,引得當時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

左芬,自小好學,才思出眾,善綴文,名亞於思。左芬以才著稱於世,其詩賦有不少為後人稱道的名篇佳作。如四言詩啄木鳥中:南山有鳥,自名啄木。饑則啄樹,暮則巢宿。無幹於人,惟誌所欲。惟清者榮,惟濁者辱。詩中訁乇蟲鳥之言道出個人之誌趣,清…濁二字,見識頗高。明代鍾惺在名媛詩歸中讚美左芬這首啄木詩說:詠物詩說性情妙矣!卻又以明達語與物理印證,唯杜工部詩獨擅其美,不知原本實在此。當時,晉武帝司馬炎沉迷於色,大肆采擇公卿之女。

家世儒學文采超群的左芬被采選入宮封為修儀。入宮後,由於晉武帝很看重左芬的文采詞藻,每有方物異寶,必詔她為之作賦作頌,於是左芬屢獲恩賜,拜為貴嬪。左芬先後受詔作離思賦,為武元楊皇後、萬年公主作誄,為武悼楊皇後作頌。當其言及文義,辭對清華,左右侍聽,無不稱美。但宮闈之中,失去自由,毫無生趣,左芬向往自由,敬仰鬆柏曆風霜、傲嚴寒的堅貞節操,在鬆柏賦中,寫道:何奇樹之英蔚,記峻嶽之嵯峨稟天然之貞勁,經嚴冬而不零。雖凝霜而挺幹,近青春而秀榮。擬君子之順時,又似乎真人之抗貞。

詩中左芬清新自然、誌趣高遠的風格展露無遺。左芬入宮後,左雍舉家遷往京師,住在洛陽城東。左芬雖然享盡榮華,但被緊鎖深宮,日夜思念父兄。左思想念妹妹,作兩首悼離贈妹詩,感人肺腑。左芬讀罷,含淚寫下答兄感離詩和離思賦。

在答兄感離詩中,左芬思家之情不能自已:自我離膝下,倏忽逾載期。邈邈情彌遠,再奉將何時。披省所賜告,尋玩悼離詞。仿佛想容儀,欷不自持。何時當奉麵,娛目於詩書。何時訴闕苦,告情於文辭。

語言樸實無華,情感自然流露,的確是至情之作。在離思賦中,寫到她身居宮禁,與家人離別時,說道:豈相去之雲遠兮,曾不盈乎數尋。何宮禁之清切兮,欲瞻睹而莫因。仰行雲以欷兮,流涕射而沾巾。惟屈原之哀戚兮,嗟悲傷於離別。

想到無法與父兄家人相見,左芬難掩心中悲痛:骨肉至親,化為他人,永長辭兮。慘愴愁悲,夢想魂歸,見所思兮。驚寤號,心不自聊,泣漣氵而兮。援筆舒情,涕淚增零,訴斯詩兮。

左思、左芬兄妹二人以文才著稱於世,後人十分推崇和豔羨。鍾嶸詩品卷下齊鮑令暉齊韓蘭英說道:令暉歌詩,往往斷絕清巧,擬古尤勝,唯百願淫矣。照嚐答孝武雲:臣妹才自亞於左芬,臣才不及太衝爾。

鮑照、鮑令暉兄妹堪稱南朝宋齊年間的詩壇雙璧,卻自屈於左思左芬之下,可見左氏兄妹的文學地位之高。南朝宋齊年間,重視後宮教育。吳郡韓藺英有文辭,宋孝武帝時,因獻中興賦,被賞入宮。明帝世,用為宮中職僚。世祖以為博士,教六宮書學,以其年老多識,呼為韓公。

南朝陳高祖皇後章要兒,善書計,能誦詩及楚辭。在後妃中也算有學問的了。後主陳叔寶時,女詩人很多,陳叔寶便以宮人有文學者袁大扌舍等為女學士,每引賓客對貴妃等宴,則使諸貴人及女學士與狎客共賦新詩,互相贈答,扌采其尤豔麗者以為曲詞,被以新聲。

在宮中吟詩贈答,異常活躍。其時,陳叔寶皇後沈婺華,吳興武康沈君理之女,其母為陳高祖女會稽穆公主。她秀外而慧中,聰敏強記,涉獵經史,工書翰,堪稱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