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1 / 1)

她風燭殘年。油盡燈枯之際,她瞧著跪在自己床邊的子孫,張口想念一句佛,卻發現自己已經沒有了說話的力氣。曾經她經常做夢,夢見自己被打入冷宮無人送終,夢見她的兒子被人殺害,夢見她的養子與她反目成仇,夢見自己的權柄被別的女人奪走。

她初入宮的時候,對愛情與帝王抱有美好的幻想。她因是做人繼室,所以沒有龍鳳紅燭,也不必結發,所以從一開始,她的人生就是殘缺的。入宮第三天,她的丈夫,這世上九五之尊就牽著一個孩子來到她的宮室。她瞧著丈夫對那孩子微笑,笑容裏有著許多的憐愛疼惜,她突然心頭一軟,覺得那個孩子好可憐。

後來那個孩子成了天子。她初懷孕的時候,她的丈夫並不高興,也因為她丈夫的不高興,她整日憂思恐懼,生怕她的丈夫一聲令下要了她肚子裏孩子的命。雖說虎毒尚且不食子,但君心難測,何況她的丈夫是那樣喜歡太子,喜歡之前那位皇後為他留下的嫡子。任憑你鬥天鬥地,你終歸是鬥不過一個死人。不曉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她發現了自己丈夫對那位早早逝去的皇後是那樣的心存惦念,即使他對她也是不薄,但是她曉得不一樣。在失望之後,她開始渴望權利。

對權利的渴望就是突然間沸騰然後不可遏製。她也說不清為什麼,不過渴望就是渴望,雖然很快她的丈夫就死了,她的養子繼承王位,為避嫌,她忍痛將她年幼的兒子送去軍營,也是從那時候她在心中暗暗起誓,若她兒子可以大難不死平安歸來,她必要替她的孩子去爭這個王位。

她把這一切都交給了上天去裁度。她的兒子兵戈鐵馬,然而她在後宮隻是平安無事,如一潭死水般的生活。世人皆曰皇帝仁孝,而她也因安分守己博了個賢名。唯有那次,人人傳她兒子身死,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她的心有如灌了鉛一樣的沉重。皇帝過來給她報喪,她瞧著皇帝麵容裏的沉靜與哀傷,有那麼一個恍惚,她以為皇帝是把她當母親的。不過都說了那其實隻是個恍惚。她是個聰明女子,傷心之餘,她安插在皇帝身邊的人還是告訴她,皇上這幾日不眠不休,但實際上胃口是極好的,而且雖是強撐不睡,實則卻是那東西吊著精神。

她的養子從來都是如此,她的養子看上去宅心仁厚,人人都對他讚賞有加,說他是難得一見的明君。卻隻有自己知道,這個孩子還在很小的時候,就流露過他的心機與狠毒。自然了,這也無可厚非。他是中宮嫡子,卻偏偏生母早逝,他所有的機敏,都隻是想守護那個本該屬於他的寶座。

實際上他也確實登上了皇帝寶座,不像她的兒子,日日受邊關苦,而讓她真正未料到的,是他的兒子居然毫無她那樣的野心。也是在許多年以後她才明白,一個連生死都已經經曆過的人,那些東西也確實不夠吸引他。或者說他是覺得虛無吧。在曉得這個道理之後,許久未流過眼淚的她卻突然不能遏製的掉淚;她曾經一直逃避自己兒子所受的辛苦,心中所念,皆不過是告訴他撐過這一段便會有一個人人羨慕的將來。

她兒子一生未登帝位,倒也無礙,畢竟她曾經將他推到了權利的頂峰,讓他收萬民敬仰,即使他從未受過萬民跪拜。但她始終忘不掉的,是那次那個女子跪在她麵前,她兒子瞧上的女子,她確實怎麼都沒有瞧上她。也不是不好,隻是不夠有母儀天下的氣度,也沒有一個強大的母家。但她確實欠他良多,便最終也答應讓這個女子做她的兒媳婦。那時候這女子跪在她麵前,神色既哀戚又堅毅,她承諾說此生不嫁,神情全不似作偽,那一瞬間她承認,自己有片刻的動容。

那個時候她是真的認命了。那是她此生唯一一次認命,卻未曾想她便是如此命不該絕。在曉得她兒子還活著的時候,她差些就喜瘋了,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她開始相信天意,她開始去完成自己所有的祈盼。

“年兒。你要聽話。”

她的第一個孫子,三歲登基,自八歲開始就住在皇宮裏陪她。隻可惜跟他母親長得太像,半點沒有她兒子小時候的樣子。不過這也無所謂。他聰明,懂事,卻有些浮躁了,是故她孫子的眼淚落到她的手背上,她卻還是用手與縷他的頭發,笑著說:“多聽你叔父跟嬸母的話。”

因是過繼給了先帝,是故她的孫子隻能稱自己的親生父母為叔父嬸母。但還好他們沒為此出現過什麼嫌隙,她這個孫子,是她此生最大的驕傲,她每每見他身著龍袍,便覺得自己渾身的血都在沸騰。不過很快她也就瞧不見這些了,她手上著實也太多殺孽,也不曉得到時候去見先帝跟她丈夫的時候,他們會不會原諒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