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對照與反思(1 / 2)

在見慣了南京路和外灘碼頭的繁華之後,溫書睿不禁感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與九年前相比,如今的大上海國際範兒更加足。自己的家鄉錦城他就覺得已經算得上大城市了,跟上海相比,那碾壓之勢就像錦城碾壓綿州一樣。

到了上海必須去弄堂裏走走,就像去了北京必須感受下老北京胡同的韻味一樣,一個城市都有一些特色來代表城市的性格,上海人的性格在弄堂裏就表現的淋漓盡致。

上海人是出了名的精明,精於生活,明於事理,再普通的市民都能精明的把生活打理的不落俗套有滋有味。閑在家裏的少婦在弄堂的水鬥邊淘米洗菜,剛下班的男人脫掉上衣三五成群的聚在石凳上下著圍棋,還未到入學年齡的少童跑來跑去不覺間撞到了街販的貨物惹來陣陣罵聲,這就是上海弄堂裏最常見的景象。

溫書睿牽著蔣彤的手穿梭在弄堂之間,一位老婦正端著水走出門準備灑在街道上,“小心”,溫書睿把蔣彤拉到自己身後,“嘩”的一聲街邊就沾起陣陣水花。老婦向二人歉意的微笑,溫書睿盡管在心底抱怨著,明麵上依然報以微笑。這上海市井裏的婦女可惹不得,嘴上的功夫可以連珠炮似的讓你毫無招架之力。溫書睿深諳“罵不過就躲”的道理,自然不會跟她斤斤計較。

“我想問問,這附近哪裏有賣蜜餞的?”一個外國老頭的聲音傳來,雖然中文說的一般,發音也算不上標準,聽起來卻特別順耳。溫書睿被他特有的口音魅力吸引過去,隻見一對外國老年夫婦背著背包正向一名小販打聽事情。

“蜜餞?前麵一直走出巷子左拐,再走100米旁邊一顆梧桐樹對麵就有一家超市,裏麵有賣蜜餞的。”小販回答道。

“好的,謝謝你。”老頭兒迷之微笑向小販道謝。

“校長,有沒有覺得這對外國老人有點意思,歲數這麼大了還跑來咱們中國旅遊,當起了背包客。”溫書睿說道。

“這你就不懂了吧,人家這才叫安享晚年,不用靠子女,自己想去哪裏就去哪裏。”蔣彤回答道。

溫書睿不服氣了,“你怎麼知道人家不靠子女,國外的養老體係社會保障就算再健全,也還沒有到把老年人的生活開銷全包了的地步吧?”

蔣彤:“這我倒沒有研究過,溫總你是專業人士,你應該有研究的,不如你上去問問?”

“哼,問就問,我還的確對國外的養老製度倍感興趣呢!”溫書睿答道。

蔣彤:“那你上去問吧。”

溫書睿跟在那對外國夫婦後麵觀察了一陣,發現他們對周圍的一切都很感興趣,估摸著是第一次來上海,見他們在一家餐館店裏坐了下來,溫書睿也帶著蔣彤後腳跟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