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村野鬼事 第一章 刻碑人(1 / 3)

古往今來,中國人就講究,陽宅有門,陰宅有碑。

碑就是死人的門戶。

人這輩子,在陽宅裏住幾十年,卻要在陰宅裏住幾百上千年,所以墳前碑是很多人料理後事的重中之重。

墳前碑的規矩也特別多,一般講究三要:吉日、盈尺、黃道。

吉日是指立碑要擇日,因為一年裏頭,不是每個日子都適合立碑。具體的日子要根據本主的生辰屬相進行推算。

不過一年裏頭有三個日子立碑是不用算的,那就是清明、重陽和大寒,這三天裏頭立碑,百無禁忌。

盈尺說的是石碑的尺寸大小,墳前碑大了會顯得有氣勢,但並不是越大越好。石碑的大小要跟本主的德行和身份相配,你要是一個平頭老百姓家立的碑比皇帝老子都大,那就等著家門絕戶吧。

因為碑就是門戶,沒有那麼大的德行卻要那麼大的門戶,降不住。

至於黃道,說的不是日子,而是石碑上的文字字數。石碑上刻字不是那麼隨隨便便的,因為一般的碑上不但有本主的名諱和生卒年月,還有子孫的信息。

但是碑又是死人的東西,刻上活人的名字,就會對活人造成影響。所以,碑文上的字一般跟黃道數字保持一致,一般以一、四、六、七、九為宜,這樣才能蔭庇子孫。

至於刻碑的其他講究,那就比牛毛還多了,要是真說起來,可能三天三夜都講不完。

我叫羅森,是個吃陰行飯的手藝人。

點陰宅,做棺材,這類行當叫陰行。而我的職業就是其中的一種,刻碑匠。

有人可以一輩子不進醫院,但是沒人可以一輩子不進墳。

墳就是死人的宅,碑就是陰宅的門。

刻碑匠的工作就是給死人立一個敞亮的門戶,不但敞亮,而且合乎本主的身份,替他福蔭子孫。

半年前,我們家老爺子過世了,我從他的手裏接過了羅家刻碑人的招牌,成為十裏八鄉唯一的刻碑匠。

那天,我正用鑿刀修繕一座大理石碑的時候,村長急匆匆地來到了我家,告訴我說,村頭楊寡婦死了。

這事我知道,就問他怎麼了。

村長問我,能不能給楊寡婦立座碑。

我告訴他說不行,立碑有立碑的規矩,有三種人是不能立碑的,一是橫死的,二是無後的,三是缺了大德的。

楊寡婦雖然沒缺大德,但是她的丈夫孩子幾年前車禍就死了,她算是無後。

因為無後,她的後事都是村裏人給料理的,所以村長來問我這事,無可厚非。

但是衝了規矩的事我不能做,所以拒絕了村長的要求。

他不死心,跟我說,他要給楊寡婦立的是那種貞節牌坊似的碑,這種不同於死人碑,問我能不能搞。

楊寡婦的男人死後她一直都沒再嫁,在村裏的名聲是好的。

但是規矩就是規矩,不能隨便破。

我告訴村長說:這事你就別瞎操心了,楊寡婦死的時候沒有立碑的遺願,你給她弄座牌坊立上,反而會讓她在下麵不得安寧。

村長說我矯情,他看了看沒別人,就偷偷塞給了我一個紅包,跟我說楊寡婦算是他表嫂,讓我幫襯著點兒。

紅包很厚,裏麵的錢不少,但我沒要,又給塞了回去。

我告訴他,陰行有陰行的規矩,衝了陰行的規矩,不止破財那麼簡單,讓他不要再打這種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