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歸州十八拍(1 / 1)

屈子

到歸州,一半是因為屈原。那個曾經行吟澤畔、幽憂而歌的屈子,那個獨立不遷、上下求索的屈子,已內化成我們中華民族人格的標杆、精神的向度。他的逸響偉辭,造就了歸州遠近罕有的根根文脈,因著這文脈,又讓歸州有了十足的底氣,就如同它腳下湧動的江水,平靜其表,恣意其裏,沒有了裏,就隻是徒有其表,具了裏,有了底氣,這水就有了光,這歸州就有了厚度,有了歸宿,有了屈子的風騷和餘韻。

了解屈子,其實不必到歸州。到了歸州,卻對屈子多了一份了解。如果說樂平裏是屈子的故鄉,歸州卻情願是屈子出發的碼頭,不管是遂誌,還是失意,他都可以從這裏出發,施展他的美政,也可以平靜地歸來,一澆心頭的塊壘,於是,屈原沱在歸州地圖上,有了它獨特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