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是她(1 / 2)

據說肉能填補不安分的心。據說花錢和滿足口腹之欲都能使人歡喜,於是吳小凡和鍾有喜約在一家高檔烤肉店不見不散。

吳小凡先到烤肉店便挑選了一個角落相對幽靜的位置發呆神遊坐等鍾有喜。選角落裏坐著是因為鍾大美女甩開腮幫子胡吃海喝的時候是不希望被別人看到的。特別是P市這種三線小城市,在哪都有可能偶遇熟人,或者熟人的熟人。

P市之小,用吳小凡的總結就是:東邊上午放個屁,西邊下午能聽到響兒。當然這是誇張。可是這種誇張用到辦事的時候,或者有些什麼傳聞的時候,你就能理解這種誇張的貼切度了。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像吳小凡和鍾有喜這種臭味相投的人之所以能相處的那麼好,是因為兩個人在很多地方思維都很同步。比如至今兩個人都異常後悔畢業之後回到這個處處充滿回憶的家鄉城市。

凡事有因有果。

有句古人的話怎麼說來著,大概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意思就是不擔心分的少,而是擔心分配的不均勻。古人就是聰明。多麼言簡意賅的一下子戳到人的心肺管子裏。可吳小凡覺得現代人更簡單一些,好多事情都是可以總結為:憑什麼!!!

我大中華幾千年的文化傳承下來,骨子裏有一種難以磨滅的階級劃分概念。還有一種拜金主義。拜金之人從古至今什麼時代都有,可稱為拜金主義好像大概似乎是近現代的時候開始興盛的吧。

想當初吳小凡撿著穿親戚家的哥哥姐姐們穿小的衣服褲子開心的在街道花園裏跑的時候,那個時候好像婚外情是要被判刑的,是要被單位開除的,走在馬路上會被人指指點點一起唾棄的,當事人的家人親屬會一起覺得丟人的。

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這個世界就變成笑貧不笑娼了,當婊子還要標配牌坊了。隻要你有錢,什麼都可以被原諒了。

從上學到畢業工作之前,吳小凡的觀念就是做個正直而有用的人。雖然是個女子,也要努力長成一個可以為家人支起一小片天的人,若是能長成參天大樹就更好了。

吳小凡曾想過從事自己的專業作為第一職業。即便看過很多報道說好多大學畢業生從事的工作和自己所學專業一點都不搭邊,但她沒想過她是其一員。這世上的事就是這樣不會按照既定的目標去走,特別是像吳小凡這樣見識不多、意誌不夠堅定、眼界不夠寬、心思不夠深的小女子,一有鼓動,特別容易被說心動,然後就放棄了自己原有目標。

在吳小凡馬上要畢業的時候正巧家鄉國企--水單位為解決職工子女就業問題,特招一批員工。莫爸爸說:你先回來試試,你認為你看不上這個單位,這個單位未必也能看得上你呢。你能不能被招進來是一回事,願不願意進來工作是另外一回事。

知子莫若父,此話甚是有理。至少在吳小凡身上就是很有道理。多麼淺而易見的激將法,吳小凡馬上中招。多大的事兒啊,啥破地方有啥不進不去的啊。然後被普及,這種單位和公務員一樣,一旦進入,終生不用擔心丟飯碗。這是改革開放之後為數不多的鐵飯碗了。幾年一簽合同的單位有風險,入行需謹慎,若是泡沫經濟就有下崗待業的可能了。最重要的是,水資源單位啊,不能黃鋪啊,隻能越來越金貴的。很有發展前途的單位啊。

吳小凡一想也是,飯碗子啊,關乎吃飯大事,能拿一輩子的飯碗子,有可能從鐵的變成金的飯碗子絕對的可以考慮啊。再說了,不是有句話叫:吃著碗裏的看著鍋裏的嘛。姑且這個就先當碗裏的,然後拿著碗找鍋!多麼天真的小青年,呆蠢小青年不懂的何其多,對於公務員那種金飯碗銀飯碗,這種地方國有企業與事業單位的不可比擬性,她當然也不會懂。

因為吳小凡不懂得太多,所以這些年在這破地方就是各種漲見識了。知道了有種人際關係叫我二叔的同事的對象看你姑不順眼然後看你全家都不順眼。還知道了有種人際關係叫我爸是幹部我也得是幹部,我爸有的待遇我也會有。還知道了有種工資是數十年如一日,然後評漲工資的時候,被否決的原因是:工資水平高於一般平均工資。

高你妹啊!

噠噠噠的高跟鞋聲將吳小凡不知神遊到哪裏的思緒拽了回來。一聽這麼重的腳步聲就知道不是鍾有喜的。習慣性的掏出手機看了看時間。吳小凡撅了撅嘴暗想:這貨怎麼還不到?

高跟鞋聲止於吳小凡身後。這女人貌似買了很沉的東西,把東西扔到沙發上,女人往後使勁兒一靠便打起電話。

“喂,你到哪了啊?啊,我剛到,等你。一會兒見。”

吳小凡也很想給鍾有喜打個電話,她都快餓癟了好嗎?!正不耐煩呢,鍾有喜終於出現了。她快步走到吳小凡身邊,誇張的給她一個熊抱:“乖孩子,等久了吧。這頓飯姐姐請了,不用客氣,不用給姐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