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三十年前,登州府有位豆腐坊出身的劉娘子,奉父母之命招了個落難王秀才為婿,誰知道這秀才自此後竟然時來運轉考上了功名,可能是秀才在豆腐坊幫忙時候練就了察言觀色的本事,步入仕途後竟平步青雲,幾十年積累下來,也做到了首輔這種位極人臣的高位。所以王大人和劉氏夫人的故事,在登州府傳頌了很久。做女兒的羨慕著劉氏好運氣,做爹的則感歎劉老爹慧眼如炬。說起這樁婚姻,確實是劉老爹眼光甚好,莫說一個首輔,但凡是個官身,豆腐坊恐怕都高攀不起,更難得王大人不舍糟糠之妻,時有落魄秀才中舉後變拋棄發妻另攀高枝的,這王大人卻沒有這種心腸。
這個劉氏夫人家裏另有一位妹妹,比劉夫人年幼不少,劉家二老去世後,便跟隨姐姐姐夫在豆腐坊過活。王大人發跡後,更是念及當年嶽父母相救扶持之情,讓妻子把這小妹好好教養長大。
劉夫人一心想著待妹妹長大,便要挑個好人家給她,雖然當時王大人雖然官職沒有如今高,但畢竟也是官身。劉二娘也不再是豆腐坊家裏的二女兒了,今非昔比。王大人也有想法,他早年父母皆喪,又無兄弟姐妹,想要聯姻都有困難,正好有這劉二娘這個妻妹,劉二娘若能嫁個好人家,他也能通過聯姻拉些臂膀盟友來。
有個詞叫想得挺美,說的就是這兩口子,劉二娘雖然同劉夫人一樣貌美,但畢竟出身單薄了些,說起親來難免有些高不成低不就,婚事蹉跎了一陣子,劉二娘年紀漸漸大了。
這兩口子還在琢磨著給劉二娘找個好夫婿的時候,劉二娘自己倒是看上了一個郎君。要說這郎君,如果不多想,其實也不錯,模樣俊美,師承也有些名氣。但這郎君卻是個道士,雖然是最富盛名的玉虛真人的弟子,師承大有來頭,但仍舊是個道士,更要命的是,玉虛真人這一派是不能成婚的。
一個閨閣小姐愛慕上了一個出家該清靜修煉的道長,這真是有些難以啟齒,所以劉二娘一直也沒透露半點風聲。兩人偷偷會麵,往往假借劉二娘拜廟的時機。做得又巧妙,試錢打發了婢女才相見,真是除了天地外無人知曉。王大人兩口隻道妹妹好參禪,卻不想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瞞的如同鐵桶一般。
本來這劉二娘的婚事是多年沉寂的,誰知道有一天突然有個變數。班侯爺家的世子祭掃亡妻墳墓,想到當年夫妻恩愛,如今隻換來一捧黃土,覺得心緒哀痛低落,又恐回家被老父看見,一時想到玉虛真人的清虛觀在不遠處,便策馬來到清虛觀拜會玉虛真人。清虛觀雖然是個廟宇,按說男客和女客彼此也應該是見不著的,誰知道因為劉二娘使錢打發走了跟隨的其他人,也無人告訴她回避,就這麼遇見了班世子。班世子若不看萬事皆好,這一看,看出一場天大笑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