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罪與贖 第三十二章 是非罪贖(1 / 3)

金花哭泣著模糊的描述讓孟槐立刻警覺起來,忙問:“那孫承風怎麼奇怪了?”

“哪有人大半夜的到內院來的?妾身因為繼業鬧肚子,加上之前老爺出事,神經本就有些緊張,所以當時就過去問過孫承風。可他看了我一眼,什麼也沒說就轉過頭去了,然後自己慢悠悠地離開了。”金花回憶起當時的事,仍舊止不住內心的恐懼,道,“他的那個眼神,妾身至今難忘,就好像眼裏根本沒有看見妾身這麼個人似的,卻又空洞無神,甚至都不大像是活人該有的眼神!”

孟槐和青耕眉頭皺了皺,對自己的懷疑愈發肯定了。

“二老爺案發之後,那孫承風對郡主和忠安君說了謊。妾身想起那件事來,就想著大概是孫承風覺得如今這孫家本家早晚也得聽他的了,所以就囂張起來。但他若真有這樣的心思,那我兒繼業豈不是危險?妾身怎麼可能讓他傷害繼業!就……”

站在金花的角度,這似乎倒真是個無可奈何之下的抉擇,但這並不是孟槐所關心的問題。天下沒有殺了人還能逃脫的罪責,就算他們心軟不判罰她,終有一天,地府的那些鬼吏也會找上門來。地府的刑獄非陽間可比,與其等到那時候,還不如孟槐和青耕現在就秉公處理。

不過從金華所描述的情況來看,確實也證明了孟槐之前的推測是對的。

那大鶚和鵕鳥因為得知黑白無常已經被判罰,孟槐也將要被扔進烈火焚燒兩百年的消息,顯然有些得意過頭了。他們自以為除了這三個真陰魂不散的鬼以外,不會再有其他人知道他們幹了什麼,或者追著他們不放。因此這一次,大鶚和鵕鳥不僅僅隻是教唆他人去害人,惹出禍亂,更親自施加妖術,控製了凡人去殺人,甚至還製造了分歧,來誤導案件調查,加重眾人的敵對情緒。

“有人在刻意挑撥各方,激化矛盾”。某種程度上來說,成王當初可真的是一眼就看穿了呢!隻是到了最後,他也被大鶚和鵕鳥的陰謀給套進去了,反倒成了他們的一顆棋子。

孫鬱平被殺的當晚,金花可以證實孫承風確實舉止古怪,不像是本人的樣子,並且曾離開過孫府。而孟槐也清楚地記得,那天晚上,何崇吾同樣並不在楊府。

從各種線索結合起來分析,孫承風應該是真正動手殺死孫鬱平的人,而何崇吾則是另一個被大鶚和鵕鳥控製了的,但隻是作為幌子的人。

因為孫鬱平一遇害,成王的第一反應就是怒氣衝衝地來查看何崇吾是否在家,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再控製孫承風不就沒有意義了麼?所以何崇吾當晚的莫名消失僅僅隻是大鶚和鵕鳥為了激化成王和孟槐等人的矛盾而製造出來的迷霧而已。

至於孫鬱安,事實上案發當晚,並沒有任何人發現過有誰舉止奇怪。也就隻能單就動機來分析,孫鬱平最有可能是真凶的人。雖說孫承風和何崇吾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都跟孫鬱安有仇怨,但終歸不至於到立刻殺人的地步,被大鶚和鵕鳥利用的可能性也要低些。更何況他們倆確實也不如孫鬱平更了解孫鬱安平日的作息習慣,沒法利用這點來殺人。

不過這些都隻是孟槐和青耕後來的猜測了,沒有能展示出來給旁人看的證據,即便是青耕也不能胡亂就說前任縣令殺了自己的族兄,再者孟槐和青耕也確實沒法完全排除何崇吾和孫承風在這件案子上的嫌疑。

而據孫東軒所坦言,他包庇金花並非隻是為了金花,而是為了自己的孫子孫繼業。他已然沒了父親,自己又年邁,指不定哪天就走了。雖說孫府家大業大,可這闔府上下,人心已散,孫東軒不願意讓孫子再失去最後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