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華山之旅(1 / 2)

世有玉女峰,居於華山東西南三峰之間,本為東峰西側不知名的一處小峰。然,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險峰之上有座世人皆知的玉女祠,此峰因此得名,並被今人並入華山主峰之列。

古有奇書,名喚《列仙傳拾遺》,多記載神明仙聖之奇聞異事。相傳,春秋戰國時代,大秦得一女,名喚弄玉,乃是大秦皇室之公主。此女乃秦穆公之庶出,生得是纖塵不染,輕靈秀雅,堪比那溏中睡蓮,月下牡丹。

這位擅長音律,通曉文章的公主身上有一寶,正是降生之日秦穆公所得的進貢珍寶。此寶通體潔白,晶瑩潤澤,內似有曼妙光環緩緩流動,乃是一塊稀世的美玉。

秦穆公見這小公主生的粉雕玉琢,甚是喜歡,擼袖細看,小公主肌膚更是欺霜勝雪,與那美玉恰似交相輝映。便將美玉置於公主口中,並賜名:弄玉。

後世皆傳,弄玉公主乃是上蒼仙子,銜玉降世,實則以訛傳訛罷了。

弄玉公主天姿過人,又生在帝王之家,及茾之後更是楚楚動人,溫婉大方,更添了許多皇族的內斂韻致。坊間多傳公主之資佼佼宛若明月,公主之得馨馨堪稱賢人,是以秦人稱之為“玉女”公主,以彰喜愛。

公主自幼善舞,生的一副柔軟骨骼,據野史記載,公主起舞之時,天為之驚,地為之動,方圓十裏之內瑞鳥齊鳴,聚於宮殿之中,盤旋於公主之頂久久不肯離去。

有人奏請,此乃萬鳥朝鳳,公主尊貴非同小可。

秦穆公欣喜之餘,更是大興土木,耗費人力物力巨萬不足為惜,於秦宮之巔修建鳳凰台,高數十丈。公主閑時便於其上起舞,端的是手可摘星,qing動碧霄。

忽一日,長空如洗,月朗星疏,公主手持碧玉長笛,迎風而立,奏的正是名震四海的“鳳凰鳴”。隻聞樂聲飄渺,清透空靈。公主一襲雪樣長裙,猶若月下仙子。

忽地,空中東南方響起嫋嫋洞簫聲,分明與那鳳凰鳴相和相鳴。公主微抬臻首,隻見東南方天門大開,五光十色,傾瀉樓台。身著錦服的美少年正駕鳳翩然而至。

少年華貴天成,又生得一副好相貌,一雙狹長的鳳目光華流轉。悠悠然落地,溫和一笑,說道,“本神蕭史,因與你有緣,故應聲前來。”

隨即拾起手中洞簫,重新演奏起來。公主自是伶俐,櫻口微開,以長笛之聲附和。這一人一仙,於鳳凰台上切磋音律,十分情投意合。而這一和鳴,竟傳至數百裏開外。

一曲奏完,引來彩雲繚繞;二曲奏完,引來赤龍飛舞;三曲奏完,引來鳳凰和鳴。滿朝文武和秦國百姓皆趕來瞻仰這千年不遇的景象,沐浴仙家祥瑞之光。

秦穆公欣然將愛女許配於少年,並於華山之上修得一處玉女祠。公主與少年雙雙潛心修行。

公主雖俗體凡胎,然,天道酬勤,加之蕭史鼎力相助,數月之後已近羽化,不食人間煙火可達百日之久,所奏之樂也已得達九霄。

一日,仙界派下兩頭神獸,一為赤龍,一為彩鳳。兩獸所到之處,雖深冬亦百花齊放,雖深夜亦亮如白晝。蕭史跨龍,公主馭鳳,雙雙得道升仙而去。乘龍快婿之說自此而始。

很多年輕伴侶衝著這個傳說不遠千裏來登玉女峰,隻為能觀玉女洞。

這不,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一條蜿蜒的山道上,一個清朗儒雅的男子小心翼翼地扶著一位大腹便便地美少婦,滿臉緊張的神色夾雜著無奈和疼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