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在我們村西郊的一個施工現場,我的堂叔劉華正在指揮著十幾個工人幹活,他要在這裏建個“生態園休閑館”,想乘著當前經濟迅猛發展的春風大撈一筆。
這塊地原本是我們老劉家相中的墳地,還是我爺爺去世前用祖上留下的宅基地和村裏換的。據說曾請過當地一個很有名的看陰宅的算命先生“瞎眼侯”看過。
“瞎眼侯”說這是塊風水寶地,若先人能長眠於此,定可以護佑子孫後代興旺。
然而爺爺去世後時,下葬的過程卻出了意外,家裏人不得不另外選了一塊地作為家族的墳地,這塊所謂的“風水寶地”也就成了一塊廢地。
當時我正在外地上學,等敢回家時,爺爺已經在新選的墳地永遠的安眠了,所以我並不知道叔伯們所說的意外究竟是什麼事,之後家裏人絕口不提這件事,久而久之就成了我家交流時的禁忌。
我曾想了很多辦法,就連一向口直心快的奶奶都好像很忌諱這件事,任憑我怎麼哀求就是不說。
……
這麼大一塊地,總不能這麼一直閑置著吧!
起初,幾個大娘嬸子想著在這塊地上種點蔬菜,可種什麼都不成活,之後又試過種棉花。
說來也怪,棉花算是極容易成活的農作物了,一般的鹽堿地裏都可以長得不錯,可種在這幾畝地裏連芽都不發。
莫非這幾畝地太鹽堿了?起初,大家都這麼想。
本家的一個奶奶又用樹枝木棍圈起五六十平米的一塊,買了十幾隻雞仔放到裏麵,然而不到兩個月時間,雞仔先後都死掉了。
沒辦法,之後這塊地就成了放羊放牛的老頭時常光顧的地方。
這塊地荒廢了幾年後,向來有生意頭腦的堂叔劉華來和我叔伯父親商量,提議在這裏建一個“農家樂休閑館”,再和村裏商量一下,把附近的幾塊地承包下來,挖幾個魚塘,蓋幾間雞棚鴨舍。
當時大點的城市都流行這種建在城市和村鎮之間的“農家樂休閑館”。
老板土豪官員們,約幾個朋友或者生意上的夥伴,在這裏釣釣魚,自己拿著鐮刀去菜園割點菜,再去雞棚鴨舍撿幾個蛋,既體驗了鄉村生活,又能吃到自己動過手的新鮮事物。
……
叔伯父親一商量,這塊地也別無它用,老這麼荒著也怪可惜的,幹脆就讓他建個休閑館吧!地是大家的,休閑館建成了,也算是個“家族企業”,大家多少都有點股份。
說幹就幹,堂叔很快動工了,在挖土機的轟鳴聲下,首先是一個占地麵積二畝的魚池逐漸成形了。
誰曾想到,這時候出了事!
那天很悶熱,堂叔因為連續在工地上盯著,早已身心俱疲,累的有點扛不住,就布置完工作,回家睡覺去了。
說來也巧,他在的時候一切順利,剛離開不久,意外發生了。
司機小崔一鏟子挖下去,隻聽“當啷”一聲,挖土機被彈得震了一下。
“挖到大石頭了!”小崔心念道。
下車後,小崔拿著鐵鍁前去一探究竟,隻見一堆土的邊上露出了一塊黑色石頭的一角。小崔用鐵鍁巴拉了一下四周的土,發現這塊石頭挺大,至少頂得上一張八仙桌。
周圍的幾個幹活的夥計看到有異樣,也跑過來看熱鬧。人都有好奇心嘛!
挖魚池的活就這麼停了下來,這石頭不小啊,怎麼處置就成了難題。
很快有人回村裏喊來了的叔叔。
堂叔睡眼朦朧的來到現場,雙眼布滿了血絲。
他四周打量了一會,讓五六個工人把石頭四周的土清理清理。他是這麼想的:先看看石頭多大,不算太大的話,就讓十來個人用棍子支起杠杆抬出去,太大的話,就想辦法把它弄碎再運出去。
挖了半個多小時,漸漸的大石頭的形狀顯露了出來。這時候,四周已經圍滿了人,村裏的好事者也都先後湊過來看熱鬧。
“這不會是個墓碑吧?”一個人說道。
“你家墓碑這麼大,還是方的?”另一個人立刻嘲笑道。
“黑色的石頭不常見啊,咱們這裏有沒有山,哪來得這麼大石頭呢?”
“會不會是房子的地基呢?”
更有意思的是村裏一個人稱秦老三的老光棍,他說這石碑和《水滸傳》中在石碣村挖出的石碣碑的形狀一樣,上麵也可能刻著不可修漏的天機。
剛開始圍觀的眾人裏,有幾個相信他的,可又聽他扯了一會,什麼“天罡”“地煞”都搬出來時,就知道這老光棍在嘩眾取寵……
議論聲七嘴八舌,越說越離譜,最後又歸結到鬼啊神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