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
隨著一陣塵土的揚起,一匹雪白的駿馬急馳而過,依稀可辨騎馬的是一位約莫二十出頭的年輕公子。
背影雖一閃而過,但長安城中的百姓卻認得這背影。
這是當今瑞王安錦書。
要說起這瑞王,真是長安百姓茶餘飯後不可或缺的談資。
十九年前,淮南王劉長圖謀叛亂,事泄被拘,先太宗皇帝赦其死罪,劉長羞愧自戕,太宗皇帝念其幼子無依,認作義子,賜姓安,賜名錦書,封瑞王,取祥瑞、安天下之意,養於未央宮。
三年前與太仆之女劉玦完婚,成就了一段金童玉女的佳話。
去年更是平定諸候國叛亂有功,被封為車騎將軍。
要說身份顯赫,達官貴人中,恐難有人能與瑞王比肩。
若說有,倒真有一人。
那就是他的王妃--納瑞公主劉玦。
據說劉玦還未出生時,竇太後於夢中見祥瑞之象落於桃安候府中,時值桃安候嫡長子劉舍之妻即將臨盆,竇太後便下詔書言明若生為男兒,認作義子,生為女兒,認作義女。
劉玦出生後,封為納瑞公主,賜建公主府,行公主之儀,因封號中同有“瑞”字,於是賜婚瑞王。
真是金童玉女的一段佳話啊。
可是這段故事中的主人公之一劉玦卻不這樣認為,“金童玉女”是真,“佳話”嘛,卻不見得。
三年前劉玦十五歲,奉旨與二十歲的瑞王完婚,新婚之夜,邊關急報匈奴來犯,瑞王喜服換盔甲,鐙馬而去,半年方歸,歸來後與她相敬如賓井水不犯河水,所以兩人至今仍是“金童玉女”。
“幸好本姑娘的誌向不在於此。”劉玦一邊這樣想著,一邊走出公主府。
三年來瑞王基本都在戌守邊關,他不在京城的日子,劉玦便搬到公主府中居住,瑞王回京時,再搬回瑞王府,維護表象上的“相親相愛”,昨夜瑞王進京敘職,今天一早劉玦便簡單收拾行囊準備前往瑞王府。
“納瑞公主府”五個鎦金大字在陽光的照射下更顯奢華,刺得劉玦幾乎睜不開眼睛,馬車早已經停在府前,隻等劉玦登車。
突然遠處一匹白色駿馬急馳而來,馬上之人豐神如玉,身形矯健。
隻看一眼,劉玦便知道這是自己的夫君瑞王安錦書來了。
不得不承認,安錦書真是難得一見的美男子,頎長的身形、挺直的鼻梁、薄而性感的嘴唇、立體卻不生硬的五官,一身軍旅氣息使得他整個人美而不“娘”,美得恰到好處,這也是劉玦守著一個形式婚姻卻又甘之飴的一個重要原因。
轉眼間安錦書已經收鞍下馬立於麵前。
一氣嗬成,動作優雅如行雲流水。
“王爺來接妾身回府?”在劉玦的記憶中,安錦書從來沒有做過這種“無聊”之事,也許在他的眼中,她永遠居於公主府中是最好不過。
“本王是來通知愛妃,昨夜雁門郡傳來軍書,匈奴集結大批軍隊有進犯之意,本王現在就要趕往雁門, 愛妃不必回王府了。”略帶磁性的聲音,說出的話卻是不冷不熱,讓人聽不出什麼情緒。
果然!就知道他沒這麼好心!幸好她還有別的事要做,安錦書走了也好,省得礙手礙腳。
“既然這樣,王爺請便,妾身不送了。”
轉身,回府。
安錦書為之一怔,想不到劉玦這個轉身竟是如此幹淨利落,毫無留戀之意不說,倒有催促他趕快離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