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阿房宮(1 / 1)

如今,曆經過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還能存活於世的將士,已經屈指可數。正所謂成者王侯敗者寇。大多數人對秦王政都有一個正麵且善意的評價,功在千秋,一帝千古。可曆史或許會掩蓋一些真相,卻掩蓋不住一個個謎一樣的傳說。

公元前223年。

鹹陽宮。

這是秦國在征戰楚國的前一夜。夜未央,更漏長。萬盞金燈照亮著深宮大殿,無數將士們潛伏在寂寂的黑夜中。王翦老將軍久久地凝望著鹹陽宮。據後來的很多人回憶說,那天晚上,他們都看見一個盛裝的女人站在王城的宮牆之上。

她美豔若妖。

她和嬴政並肩俯望百萬雄師。

她望著漫漫長空,大聲地宣誓道:“春秋戰國,多少年來,百姓們早已過慣刀光劍影,朝不保夕的生活。而諸侯割據,亂世爭霸。這風雨飄搖的亂世究竟還要持續多久?難道我們大秦的熱血男兒就不希望能與妻兒團聚,就不想擁有太平安樂嗎?所以,此行出征,大秦伐楚。勢在必行,也功在千秋。你們日日夜夜所盼望的安定盛世,都將在這一役凱旋而歸後得到實現。我相信你們一定能贏。因為你們是大秦的將士。你們馬革裹屍,戰無不勝。你們萬眾一心,勇猛無敵。你們既可以為國家出生入死,所向披靡,還能在所到之處,橫掃千軍。而我大秦的千秋霸業,也將在你們的錚錚馬蹄下得到前無古人的功績。古往今來,那些所謂永恒的和平,從來都不是國家之間的相互製衡,而是不分你我,天下一統!所以,英勇無畏的將士們,請你們拿起手中之兵。為你們的將來,為你們的後代去奮勇拚搏吧。在大秦的土地上永遠不會忘記任何一滴將士的鮮血,你們的成就將被永久地刻在光榮碑上。讓世人銘記,讓後代光榮。在千年萬年之後,依舊能夠得以傳承——”

史書中記載寥寥。

於是,那個盛裝的女子究竟是誰,如今已沒有人能說的清楚。但關於此事的每一段傳言,不管情節如何,貫穿始終的都與阿房宮有關。史官寫實,將之稱為一段傳奇,更有後世的著名詩人杜牧洋洋灑灑幾百言,撰寫一篇舉世聞名的《阿房宮賦》。

偶有幾句民間的流言。

雖然百姓們流言紛紛,但可信度不高,唯有兩件小事被流傳甚廣。一個說這女子的本名叫做阿房,本是楚宮中年紀最小的公主,曾被封為長樂公主,取長生安樂之意。可就在那一晚,當她立在鹹陽城牆上鼓舞百萬秦軍時,那秦國征伐的恰恰是她的母國。更有一些曾經在鹹陽宮中侍奉過的內侍們放出消息,人人都說那個阿房是一個心胸狹隘,睚眥必報之人。她不僅手段狠毒,還陰暗狡詐。阿房甚至曾在後宮中屢次陷害各國公主,死的最慘的就是齊國的懷瑾公主。而其餘各宮夫人,美人,遭其迫害的簡直不勝枚舉。

流言百變。

唯一不變的就是嬴政對她始終如一。

幾千餘年來,秦國一直都動蕩不安。幾經分裂,再行統一。而當年事遙隔太遠,百姓們談論起來,最感興趣的秦王政和那個女子間的愛恨糾葛。盡管那可能隻是個杜撰。可史冊中曾對這一幕有過模糊的記載,記載並不多,主要說的是那一晚,秦王一諾。

夜色寂寂。

阿房撫摸著古琴。

而秦王政此時正無聲地站在城樓中,夜晚星光,有萬家燈火之明媚。他輕輕說道:“阿房,寡人素來聽聞你精通樂理,擅於撫琴。在這鹹陽宮中,還未有琴藝能及的上你的。這次王翦老將軍率兵出征,你不如就彈奏一曲,可好?”

阿房撥動琴弦。

似有琴音於微風中遙遙送來。

微風輕拂,水聲潺潺。她的琴聲裏,一絲一弦,悅耳動聽。仿佛流轉在護城河之中,化作每一顆清亮的水珠。而在那深褐色的城牆之下,舉國之兵皆是嚴陣以待。王翦老將軍莊重地拜別秦王政。整齊的馬蹄聲踏著夜色,漸行漸遠。

他低聲問:“會贏嗎?”

阿房輕聲道:“大王給將軍準備好良田美宅便是。”

秦王政回眸輕笑:“那你呢。”阿房微微蹙眉,並未說話。秦王政卻走到她的身邊,望著她清亮的雙眸,低聲道:“阿房。寡人今生對天一諾。若有朝一日,天下霸業成。寡人定送你一個家。一個沒有阿諛奉承,沒有爾虞我詐的家。”

星光熠熠。

天空微微下起雨來。

阿房不可思議地望著嬴政。那一刻,天地之間,無聲無息。雨水漸漸打濕彼此的衣衫,唯有她的眼眸晶亮,姿態從容。至始至終,阿房都沒有說好,也沒有說不好。兩個人的身姿漸漸成為雨霧中不真實的幻影。宮殿重重,雨霧茫茫。

曾許諾。

而這也隻是一樁陳年舊事。

傳說中的真真假假,早已經因年代久遠,而無從考證。最終隨著秦始皇嬴政下葬驪山,這又變成了一段遙不可及的鏡花水月。民間雖屢有傳說,但也大抵就是一句,問世間情為何物,不過一場浮生虛無。而這場浮生,還要從公元前255年說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