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來自發射1997年的秋天剛剛來臨之際,俄羅斯宇航局飛行控製中心的權威人士懷著極其不安的心情,向世界透露了這樣一則消息:1997年9月16曰北京時間午夜2?29分,一顆美國的軍用衛星在400多公裏的高空飛行時,茌相距R470米的地方,與俄羅斯?和罕號?軌道空間站?瘵肩而過?,險些造成一起重大的‘太空交通事故?’

西方有關專家分析認為,這起險些發生的?太空交通幸虧沒有發生,倘若一真的發生了,其後果簡直不堪設想;它不僅會給美國和俄羅斯造成重大的損失,而且對飛速運行在其他軌道上的別的國家的衛星,還可能帶來難以想象的災旌——比如,某個國家的通信2星一旦遭到撞擊,那某個國家_息就有中斷乃至_的危險。

由此可見,太空,這個原本‘天高圧鳥飛’的地方,近幾年來由於“星滿為患”,其“交通”已經變得有些擁擠不堪、叫人難以放心了。據統計,目前在地球大氣層外的空間,光是地麵雷達能跟蹤扞記錄在冊的,就有8000多個人造天體在繞地球飛行。而且,人類挺進太空的腳步,至今沒有放慢或者稍息的意思。

的確,自1957年蘇聯的、也是全人類的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之後,場的報告一向寧靜、安祥的太空,便再也沒有寧靜、安祥的時候了。因為第一顆人造衛星飛出地球後,人們幵始認識到,生存空間的改變和信息的快速交流,對人類自身的發展實在是太重要太重要了!人造衛星的上天,不R讓人類擺脫了地球的束縛,把人類的活動領域一下從陸地擴展到了太空,讓人們真切地感受到太空無論是在軍事上還是茌經濟上都大大有利可8。而且,通過B星還縮短了地球上個A與個人、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之間的距離,進而導致了整個人類戰輅思想和認識境界的突破與飛躍。

—方麵,自1965年A類第一顆國際通信衛星成功地飛入36000公裏高的同步軌道後,人類航天的曆史便正式揭幵了商業衛星發射的序幕,使火箭技術跨進了商業服務的新時代。從此,太空成了商業衛星任意馳騁的世界,成了各國競相角逐的貿易市場,而通信衛星則變成了一棵巨大的搖錢樹,每年數以億計的美元幵始源源不斷地I入美國人和法國人的腰§。據有關權威部門統計,國際通信E星已經承擔了世界2/3的國際電話業務和幾乎全部洲際電視轉播I務,每年光是空間通信營業額就S這20億美元。而美國早就形成了B星商業化,僅1986年一年,空間的總收益就達63億美元!根據美國中西部硏究院的估算,美國在幵發宇宙上的投資與效益之比是l:14,即是說,在空間開發上投資1億美元,便可回收14億美元。如果美國的所有空間技術全都能轉移到國民經濟各部門當中去,那每年的收益可高達800—1000億美元!’另一方麵,美國和前蘇聯一開始就把航天技術與軍事實力緊緊相連,把“天戰”作為本國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1982年和1983年,美國先後成立了空軍司令部和海軍司令部,接著又於1985年成立聯合航天司令部,主要負責管理航天係統,以此作為將來指揮“天戰”的統率中心。蘇聯早在1964年就成立了國土防空軍事空間防禦司令部,並開始進行反衛星武器的研製,從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反衛星武器的國家。至於歐洲諸國,盡管在空間實力上不如美國蘇聯,但在對空間的開拓上,對軍用衛星的研製上,依然雄心勃勃,毫不示弱。拒統計,在已經上天的衛星家族中,軍用衛星就占了70%。尤其是在舉世矚目的海灣戰爭中,美國幾乎動用了全部的軍用衛星。有可靠資料表明,單是通信衛星,多國部隊就動用了14顆,首開世界空間軍事史的先河,從而標誌著人類太空軍事時代的真正到來,標誌著大規模的海、陸、空、天四維立體戰爭時代的真正到來。

正因為航天技術有著如此大的魅力,所以千百年來一直未被重視的太空,越來越被人看好,世界各國為了爭搶太空這塊風水寶地,不惜血本,紛紛進行巨額投資。例如,美國僅從1959年至1985年,用於航天技術開發的總投資就為1900億美元。光“阿波羅11號”飛船,就耗資260億美元;蘇聯僅1984年一年,用於航天的投資就高達350億美元;以法國和原聯邦德國為首的15個西歐國家組成的歐洲空間局,僅1986年—年,用於航天的總投資就為22億美元;日本從1961年至1983年,用於航天的總投資為40億美元,而從1986年到1996年10年時間裏,就用了100億美元來發展本國的航天事業;像印度這樣經濟幷不發達的落後國家,從1963年到1985年的12年間,也在發展本國航天療麵投資了11多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