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王爺不回府,淩悅不禁歎息了。這是第幾天了?自從王爺上一次被皇帝召進宮到現在,就不曾回過王府。聽說外蕃進貢了一批美人,不知皇帝將王爺召進皇宮可是要賞賜美人?
眾人以為她是祈王府最得寵的姬妾,但隻有她自己知道,所謂的得寵不過是王爺欣賞她的琴藝罷了。祈王府上有不少的姬妾,但這些姬妾包括她在內都僅僅是以供消遣娛樂的伎女,連真正的妾都說不上。
王爺從不需要姬妾來侍寢,並非說王爺不好女色,隻是王爺確實對那些姬妾不感興趣。更甚至,王爺從不讓姬妾們進入他的房間。用王爺的話說就是在他府上的姬妾們隻需安分守己,老老實實地待在自己的院落裏,不要勾心鬥角地耍心機爭寵,這完全是多餘的,因為他並不打算寵愛哪一個姬妾。
淩悅的琴藝可以說是所有姬妾中最好的,所以經常被王爺點名獻藝。正因如此,不少人都認為她是王爺最寵愛的姬妾,其實未然。
說起祈王爺,那可真是有得一說了。自前朝以來就一直是赫赫有名的王爺,不僅長相俊美,而且文武兼備。曾有過僅率領三千精兵完敗敵軍十萬的驚人戰功,也有過朝堂上一首詩點破國政時勢的驚人天語,但最可說的還是祈王爺助當今皇帝奪位篡權的驚人舉動。
前朝皇室為夏氏,而當今皇帝為明氏,很顯然當今皇帝坐上皇位並非名正言順,但仍故此為大齊王朝。當今大齊皇帝尊號齊準帝,與祈王爺朝堂上為君臣,朝堂外為兄弟。在大齊,祈王爺做了主的事兒,連皇帝都要看麵子行事。祈王爺是大齊重臣,但同時也是前朝罪臣。
關於祈王爺有一件喜聞樂見的趣事兒,那就是祈王爺曾與前朝夕柔公主有著婚約,亦是前朝皇帝曾當著百官的麵賜的婚,將自己最為疼愛的女兒嫁與祈王爺。聽聞那時的祈王爺對此事兒並無反對之意,反而是歡喜極了。可哪想知,夕柔公主還未過門嫁入祈王府,一場宮廷政變結束了前朝國命,也葬送了這一段姻緣。
前朝滅亡當日,夕柔公主也消失於人世了,有人傳言,夕柔公主死於那場政變,也有人說,夕柔公主是藏匿了起來,更有人說,夕柔公主出家當尼姑與世隔絕了。
無論是哪一種假設,自夕柔公主消失至今,已有五個年頭了。
***
“淩姑娘,近日聽聞胭脂坊新來了一批胭脂,不如我們去看看吧?”淩悅侍女丹兒見淩悅這般惆悵,便提出了建議。
淩悅並非真正的妾室,所以沒有“側妃”或是“夫人”的名號,下人們都隻管這些姬妾為“姑娘”。
被丹兒這麼一說,淩悅也想到自己已經好久沒有出府走走了,所以當下就同意了丹兒的建議,決定出府去胭脂坊瞧瞧。祈王府不會限製這些姬妾的人身,相反她們有相對的自由和權力,比如出府遊玩,侍從陪同。可以說在祈王府的姬妾們都是幸福的,既有人伺候不愁吃穿,也不用煩憂與人爭寵。
到了胭脂坊,腳剛踏進門檻,胭脂坊老板就眼尖地湊上前了,臉上堆滿笑容地問道:“淩姑娘好久不見了啊,剛巧咱胭脂坊來了上等的胭脂新品,你要不要瞧瞧?”
“我先看看成色如何。”淩悅對於老板這樣的態度已經習以為常了,這在京城的人大多認為她淩悅是祈王府最得寵的姬妾,所以自然對她阿諛謙卑了。
老板不敢怠慢,立即回到櫃台後,拿出新品胭脂給淩悅瞧,淩悅邊瞧邊問丹兒的意見。正當淩悅想要結賬時,外邊傳來了嘈雜的謾罵聲。淩悅放下胭脂,問老板怎麼回事。
“我出去看看。”老板趕忙出了胭脂坊。
淩悅心感好奇,也隨著丹兒一同出了胭脂坊。
距離胭脂坊不過五米外有個賣早點麵食的小攤,而此時有不少人圍在這小攤四周。淩悅還沒走進就聽到攤販的呼呼咋咋的罵聲了。
“大家快來看看啊,沒想到長的這麼漂亮的一個姑娘竟然吃起了白食,還做起了竊賊的勾當,看看,這懷裏還藏著倆饅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