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山雨欲來(1 / 2)

如果能多一些時間的話,或許兩個人之間的隔閡會慢慢消除掉,到那個時候,他們之間也許就能夠多一些可能性存在了。

可惜,時間是殘酷的,它不可阻擋地前進著,從不會給任何人喘息的機會。

不知從何時起,整個吳國開始氣氛變得緊張了起來,整隊整隊的士兵,不停地四處巡邏,即便是臥牛村這麼偏遠的地方,也曾出現過他們的身影。

跟著士兵一起來的還有征兵令,吳王殿下要擴充部隊,整個吳國所有的青壯年都可以申請參加,將會有非常高的酬勞,並且免除掉軍士家裏的一切稅費。

軍人給酬勞,在那個年代可是絕無僅有的事情,甚至連聽說都沒聽說過。

那個時代的軍人是沒有軍餉的,好處是他們參軍的話,家裏麵就可以不用繳稅,老了退伍後還可以分給他們一大片田地。

而且如果真有戰爭爆發的話,戰場會給他們帶來財富,他們可以去搶奪其他國家軍人、甚至老百姓的財產。而且假如戰勝了的話,國家也會給予他們一定的獎勵,這個獎勵的數額就比較大了。

那個時候當兵,最怕的就是戰死。好吧,我承認這是一句廢話,甭管什麼時候當兵,最怕的都是戰死。

但時代不同,戰死後的待遇也不一樣。

現在的軍人戰死了,那是天大的榮譽,會成為烈士供在陵園裏以供所有人瞻仰,家裏麵也會得到一筆,甚至多筆豐厚的補償,確保雖然家裏的頂梁柱不在了,但是他的家人還能夠有正常的生活。

在現在的人們看來,這是最基本的政策,一個對國家有溢,一個為國家付出,甚至拋頭顱灑熱血的人,你就理應給他這樣的待遇。

但那個時候可不會這麼想,那個年代的軍人,如果死掉的話,就真的什麼都沒有了,甚至連屍體都隻能丟在某個不知名的地方,慢慢的發臭,變成一堆腐肉。

撫恤金當然也有,但是非常非常的少,近乎於無,可能也就夠一家人吃三五個月,就花完了。而且就這麼點兒的撫恤金,還會遭到層層盤剝,等真真拿到手裏之後,能剩下有三分之一就不錯。

現在就不一樣了,現在貪汙什麼的都有,但是敢貪汙烈士撫恤金的,好像還真的沒有聽說過。

包括你上民政局辦事情也一樣,業務員那樣的嘴臉能給你氣死,辦點什麼都齁費勁。但唯獨如果是退伍軍人的話,來辦理自己退伍的一係列事宜,列如領取退伍費用什麼的,就會非常的麻利。

說起退伍費,各個地方好像還不一樣。

有的地方退伍費就一筆,就是單純的部隊給你的,你退伍後的費用,補償你這些年來的付出,這個是跟民政局沒有關係的。

但還有的地方,你退伍後,當地部門也會給你一定得獎勵。不多,大概是從幾千塊錢到三四萬塊錢不等,這個是要走民政局的賬目的。

話題扯遠了,說回本來的內容。

突然來的征兵令,給所有人的心裏都蒙上了一層陰影,為什麼會突然的征兵,顯然原因多半隻有一個,那就是又要打仗了。

這個時期,漢朝統一也就不過百年爾耳,大家雖然沒有見過戰爭,但口耳相傳!從長輩那裏聽過的故事,讓他們都很明白戰爭的恐懼。

而這種恐懼也就不可避免的滋生了厭惡感,大家都不想去打仗,真報名參軍的人更是寥寥無幾。

寥寥無幾那也就代表了,並不是沒有,還是有一些人想要去參軍的,或者說他們不是為了參軍,而是為了揚名立萬飛黃騰達。

一個人一生的功勳有很多種,小到生兒育女,大到愛崗敬業,但最大的功勳是兩個字,這倆字兒叫開國!

不論任何朝代,開創一個國家肯定都是最大的功勳,這種事情叫做從龍之功,如果趕上了李世民或者趙匡胤那樣的皇帝,隻要這個朝代還在,你的後世子孫就永遠勳貴加身,哪怕就是造反,都不會全家砍頭,頂多隻是一個流放。

房玄齡、杜如晦,李世民秦王府時期的兩個功勳之臣,房謀杜斷這四個字兒!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

兩個人都是人中龍鳳,可惜的是,他倆的兒子都有些操蛋,實在忒不爭氣。

杜如晦的兒子杜荷,參與了太子李成乾的謀反,好在參與的並不深,但那也是謀反啊。

但是李世民考慮到杜如晦早亡,家裏人丁稀薄,所以並沒有牽連到杜氏全家,甚至有傳聞說杜荷他都沒有斬,隻是判了個斬立決,實際上給流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