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群居的蜜蜂有這樣一種習性,那就是當某隻蜜蜂察覺到自己生病了,並且有危害蜂巢的危險時,她們會飛離蜂群,盡可能地飛向自己所能達到的最遠的地方,等待的死亡。
一般情況下,這樣的現象都是因為蜜蜂年紀大了,其身體對抗原本就存在的一些病毒、寄生蟲的能力減弱而導致的,因此這種現象又被稱為衰竭離群——總的來說,這是一種群體中的老年個體為了不給群體帶來負擔,自己去外麵尋死的現象,畢竟相比螞蟻,蜜蜂清理巢穴的能力弱了很多,如果巢**有屍體堆集,蜂巢很快就會完蛋的。
從2005年冬季開始,世界各地都有大量的蜂巢出現全體成年工蜂在同一時間段集體衰竭離巢的現象,這給養蜂業和農業種植帶來了巨大的損失。而到了2006年,因為這種未知原因造成的蜂群衰竭失調症,使得美國人工養殖的蜜蜂的總數量降低到了一個非常低的數值,經過科學家的統計,人們認識到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農業生產,將迎來一次罕見的大減產——畢竟以蜜蜂為主的授粉動物負責了地球上約三分之二的植物的授粉。
美國人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從2006年開始,美國就從分子生物產業非常發達的澳大利亞進口了大量的蜜蜂,用以補足美國的密封缺口,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這種因未知原因造成的蜂群衰竭失調症,依然沒有遠離,2007年、2008年、2009年依然有大量的蜂農失去了大量的蜜蜂,包括那些從澳大利亞進口來的蜜蜂也在未知原因下不知所蹤了。
由於澳大利亞的蜜蜂在這幾年大量出口,使得澳大利亞建立了一個蜜蜂出口的產業鏈,因此曾經有人在2007年就懷疑這是澳大利亞人的陰謀,畢竟澳大利亞的分子生物技術一點都不弱於美國……不過最終人們相信:雖然澳大利亞人通過大量出口蜜蜂賺了很多錢,但是他們並沒有製作出導致蜂群衰竭失調的未知病毒,畢竟他們的蜜蜂也無法避免這種現象。
不管怎樣,誰都不敢冒著本國沒有蜜蜂的風險而去追求絕對正義,而沒有蜜蜂的農業的狀況,在現在又不是沒有,像是中國SC南部的漢源,原本的金花梨都是通過蜜蜂和蝴蝶授粉,導致周邊既沒有蜜蜂又沒有蝴蝶,當地的果農隻能通過大規模的人工授粉方式來保證收入。但這對人口眾多的,人工較低的中國或許可行,但是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顯然是天方夜譚,人工授粉的高昂人工費,真的會拖垮農業生產的。
所以,大多數人都在努力幫助澳大利亞加強口岸的生物隔離管理,避免這個能夠大量產出還算健康的蜜蜂的地方,也被蜂群衰竭失調所徹底攻占。
不過就像前麵說的,蜂群衰竭失調症候從命名上,就是一個使用了蜜蜂的習性而進行命名的,換句話說,之心還沒有人徹底研究明白,蜜蜂到底是出了什麼事。當然,對這個現象的研究也讓人們掌握了幾個方向,一個是全球溫度上升導致的蜜蜂的生存和儲釀蜂蜜成分的變化,導致了蜜蜂的過度老化;還有則是說發達國家的大機械化農業,使得原本蜜蜂可以獲得多樣性蜜源的野花被認為滅絕,使得蜜蜂營養不良;又或者是寄生蟲和病毒雙重作用導致的蜜蜂神經係統和消化係統的破壞;再或者是神經性農藥大量使用後的殘留,導致的對蜜蜂認知能力的破壞……在這個問題上,出現了非常非常多的解釋方向,外行人無論聽了哪一個,都覺得科學家們說的對,於是就在政客的政策製定方麵造成了極大的困難,也讓許多可能麵臨經濟利益受損的農藥製造商不得不大肆破費……
而對更懵逼的普通人,科學界簡單地給出了一個一直以來都很適用的結論——是人類活動導致了蜜蜂的滅絕,是人類殺死了可愛的小蜜蜂!而且人類還要因為這個過錯,將會承擔經濟作物,比如咖啡,可可,又或者是水果,比如蘋果、梨,又或者是蔬菜,比如大豆、西紅柿等等的價格上漲……
無論怎麼說,對於掌握了新型蜜蜂製造和養殖技術的土衛九來說,消滅全世界的蜜蜂是一件有利可圖,同時還能獲得大量盟友的事,畢竟蜂蜜這種東西不同於其他農產品,沒有有影響力的大公司控製養蜂業。
菲碧原本的打算,是通過收集世界各國的大型流浪犬,訓練其找尋蜜蜂和蜂巢的能力,然後再借由資助研究蜂群衰竭失調症的借口,讓世界各國的大學和研究人員,免費地帶著這些狗去找蜜蜂並建立野外的蜂群的數據,而實際上,卻是對這些狗的泌尿係統植入一個攜帶病毒的微小囊泡,這種囊泡會在這些狗發現蜜蜂巢穴後,刺激它們在蜜蜂巢穴附近標記領地,而蜜蜂都是需要水的,於是蜂群會橫塊地被病毒感染……而這種病毒是專門針對土衛九以外的蜜蜂的神經係統研製的,一旦感染,會讓蜜蜂隻知道吃蜂蜜,而不再釀蜜和養育幼蟲以及蜂後,菲碧的原計劃是在五年內徹底滅絕所有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