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1)

(一)

這天夜裏一直下著滂沱大雨,彷佛天上破了江堤似的洶湧的洪水直往下灌。整個江麵上水聲不斷,彷佛前線的戰場,槍林彈雨聲不斷。雷聲轟鳴,響徹整個大地;閃電通明,驟現軍人靈魂。又一道電閃過,落在長江上,猶如一條巨龍騰江而起,轉眼即逝。贛東北第一古鎮——馬當鎮在夏夜的暴雨裏接受歲月和曆史的洗禮。

借著這些電光,可以看到長江南岸那茂盛的草中,正危立著一個人。他披著蓑衣,戴著蓑帽,雙眼彷佛相機,聚焦了所有的光和全部的精神,注視整個長江水麵,像是在尋覓什麼,他的臉上神情危然。他就是宋大爺,是黨在這裏的地下接應員,今年六十高壽了,依舊身骨硬朗,真是老當益壯。半夜時分,雨仍未停,江麵上風高浪大。他依然凝視著整個江麵。忽然他動了動,像是發見了什麼,拿出了藏在深草裏的馬燈,高高舉起。馬燈泛出昏黃暗淡的光,但在這夜裏卻看的無比清楚。長江一浪翻過一浪,送來一隻小舟。小舟很小,搖曳在江濤上,如一片扁舟飄搖在汪洋的大海裏。巨大的浪濤把小舟送到了江岸邊。從舟上走下來兩個人,都頭戴軍帽,身著軍裝,外麵又戴著鬥笠,身披蓑衣,都長得端正,三十來歲,風華正茂。其中一個個子稍高一點的臂膀上“八路”兩個字特別顯眼,即使是在這樣的夜裏,文盲也該認識了。宋大爺手提馬燈趕忙迎上去,“高隊長,你總算來了,”一隻手緊握著高雄隊長的手,“鄉親們可盼著你們來呢!”“瞧,我們這不是來了嘛,”一旁的詹忠國樂嗬嗬的說。他可是本地駐守****某部的參謀,與高隊長是老熟人了。參軍之前兩人一同組織力量打鬼子,風裏來,雨裏去,也是出生入死多年了,交情深著呢,這次親自接高隊長渡江。高隊長說:“宋大爺,讓您久等了。好,咱們回家裏去談。”三人借著燈光與電光,伴著風聲和雨聲,又行了半刻,到了宋大爺的家裏。宋大媽早已燒了一鍋熱水,又煮熟了所剩不多的玉米,等待著高隊長他們的到來。

宋大爺放好了馬燈,又走去了裏屋,好一會兒才出來,手裏握著個酒壺,笑嘻嘻的坐到桌邊,高隊長的右邊,詹忠國的對麵。宋大爺開了酒壺,嗅了嗅,說:“就這點了,要是平日裏可舍不得哩。”高隊長擺擺手笑說:“您老這點嗜好!我不敢享用。”“哎呀——”詹忠國要過酒壺,也嗅了嗅說:“喲,香的很咧。高隊長這就是你的不對了。這是盛情難卻。”說著便三人各倒了一碗,自己的碗還未過半,酒就盡了,再搖搖壺,又滴下了三滴。三人同時放笑。一碗烈酒下肚,三人始覺身子熱起來,雨水的寒意亦開始驅散開來,像秋日的霧,消散於無邊無際之中。品嚐了宋大媽的玉米,打發了饑餓,其味無窮。三人乘酒興說了陣話,談到了高隊長他們先來探探情況,大部隊隨後就來,搶先占領馬當磯炮台山,禁住日寇沿長江上犯,以保武漢。宋大爺忍不住喜悅要問“那陸小哥就要回來了?”高隊長說:“不是八路進,根據上麵的安排是16軍來守炮台山。兵分兩路,一路守此,一路守湖口。”宋隊長有些不解,“高隊長,你可是……”詹忠國接過話說陸隊長前不久英勇犧牲了,所以才派高隊長……

“陸隊長,他……”宋大爺縱橫的臉上閃著老淚。

這時,宋大媽把孫女紅紅帶了出來。紅紅一睜眼看見了高隊長,連忙喊著“高叔叔來了,高叔叔來了”。高隊長也笑著起身彎下腰去撫這紅紅的頭說:“這不是紅紅嗎?幾年不見長這麼高了。”宋大媽笑著說:“這孩子可懂事了,現在在念書呢。”

“哦”高隊長又驚又喜,“念書?好!好——誰在教孩子們?”

紅紅樂著說:“是唐老師。她待我們可好了。”宋大爺忙說:“一個女大學生,挺好的,上海來的,就想著入黨參軍打日本鬼子。村裏組織二三十來個孩子讓她來教寫字算術。明天我帶你瞧瞧去。”紅紅又問:“高叔叔,部隊要女兵嗎?”宋大媽說:“這孩子一門心思要去當兵學打槍。”紅紅這時趕緊回過臉糾正她奶奶的話並驕傲的說“奶奶,不是打槍,是打日本鬼子。也不止是我一個人,還有伍力,還有唐老師,很多很多呢。”高隊長笑了,“嗬嗬,好,收女兵,隻要是上戰場打日寇的都是一家人。咱們中國上上下下東西南北就是一家人,都一個願望……”詹忠國大聲說:“就是趕走日寇,解放中國,咱老百姓翻身當家做主人。”

“哇,好哇”紅紅樂得跳了起來。

宋大爺這才說:“高隊長,時候不早了,早點睡吧,明天你們可還有的忙呢。”

“嗯,好。大夥都去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