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餌塊粑(1 / 2)

人們總說,六月的天,就像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或驕陽似火,或大雨傾盆,總之,晴或陰,是看老天爺的臉。

冬天也是如此,前一天還是大太陽,第二天便氣溫驟降,如此極大的反差,讓人有點猝不及防的感覺。

在農村,活著便是他們最大的希望,不管生活多艱難,天蒙蒙亮時的一聲聲雞鳴,便是他們每日生活的號角,沒有硝煙彌漫,卻不下於一場無煙的戰爭。

在真正的戰場上,人們更講究同時地利於人和,可是人力也有盡時,可是老百姓種莊稼,卻是在與天鬥。

古人言人定勝天,可是在自然偉力之前,人類終究是螻蟻,人定勝天的話,終究是一個笑話。

而農村,就是靠天吃飯,老天爺開心了,風調雨順了,那老百姓就有吃的了,如果氣候不好,那將是一場大災難。

所以,就算是氣溫下降,人們也需要上山幹活,也許剛剛出門的時候會很冷,但是做活的時候,慢慢就會暖和了。

在天剛亮的時候,何政軍和趙芬便出門了,大雪剛剛過去沒有幾天,地裏應該被雪給浸透了,他們需要做的事情,是需要把地給掏鬆。

本來爸媽家有一頭水牛,但是被大哥家借去了,所以他們不得不靠自己的雙手,使用鋤頭進行人工勞作。

本來按照何政軍的意思,是讓趙芬在家裏休息的,但是趙芬不願意。

她覺得在家裏麵休息,遭受公婆的白眼與諷刺,還不如上山去幹活,至少,眼不見可以做到心不煩。

而他們出門的時候,已經交代了自己的大兒子何靜,中午的時候給他們送飯。至於何諾,現在還小,必須得帶著上山。

他們要到的地方,叫石旮旯,顧名思義,這地方的土質也不會好到什麼地方去,好的田地,他們總是分到的很少。相對貧瘠與偏遠的地方,便是屬於他們的地盤。

石旮旯,離他們家也不遠,也就半個小時的路程,這個地方的地還是有幾塊不錯的,大約也占了總體的三分之一,但是他們分到的肥沃土地,大約能產三百斤水稻的田和兩塊地而已。

剩下的地,全部都是一些貧瘠的土地,地雖然不少,可是產量少,幾塊地的產量還不如大哥的一塊。

但是不管怎麼樣,日子還得過下去,有田地總比沒有好吧,產量少也比去開荒好。

所以,在沒有事情的時候,何政軍就和妻子到地裏,手工清理地裏的石頭,將其整理出來,堆放在地梗邊上,如果要清理到地旁邊的路上,那距離也太遠,並且隻靠人工的話,所耗費的工時可是很大的,同時也很累……

由於剛剛下過雪,融化的雪水,差不多將地裏的土壤浸透了,所以,用鋤頭挖的時候,倒是相對輕鬆了很多,但是再輕鬆,人總是知道累的。

並且開始趙芬背上還背著孩子,幹農活很是不方便,後來將孩子放在地上,才稍微好點,但是也需要經常看看孩子,給孩子喂奶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