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嚳”“黨”(1 / 1)

故事發生在中國東北的一個小村莊裏,姬祥作為這裏土生土長的農民,大字不識得幾個。此刻正糾結著女兒的名字,該怎麼取。

“咋就是個女娃呢?”姬祥糾結的不行,這倒不是姬祥重男輕女,而是姬祥的文化實在不多,想了近九個月才想出“姬黨”這麼一個名字,可是現在是個女娃娃,怎麼能叫黨呢?好在沉思了近一個早上,姬祥終於想到了好主意。“這有啥,叫黨兒,不就成了,嗬嗬加個兒,聽著就是女孩的名字了!”姬祥這才興衝衝的去給孩子上戶口,可惜寫名字時字跡有些潦草,姬祥又不太會寫,結果戶口本上赫然打著“姬嚳兒”三個字,姬祥愣是沒發現。直到嚳兒上小學,報名時,才發現這個錯誤。

“姬祥,你平時不顯山不漏水的,這孩子的名字起得,還挺有文化的!”趙老師一邊看著戶口本登記學籍信息,一邊對姬祥說。

“那是,現在生活不錯,得感謝人民感謝黨呀!”姬祥一臉的驕傲。誰聽了誇獎,總是開心的呀!

“這個和黨有什麼關係,嚳字雖說寫的像黨字,但那字義可是大不相同。這個是上古五帝之一,帝嚳的名字呀。說起來帝嚳也姓姬。倒是和你是本家。”

“褲,什麼褲子。我的黨兒,怎麼成了褲了?”姬祥一臉的難以置信。

“你看這個字念黨,而你戶口本上的這個字念嚳”趙老師沒辦法,隻好找個草紙,把兩個字寫給姬祥看。“其實你這名字起得大氣,加了個兒,又不失女子的溫婉,真是個好名字,而且估計都不容易重名。”姬祥聽得似懂非懂,隻是知道自己女兒的名字叫嚳兒,不是黨兒,是個古代帝王的名字,得回家和老婆孩子趕緊說說,以後別叫錯了。

“孩子他媽,黨兒過來一下。”姬祥一回家,就扯開嗓子喊。

“報名報完了嗎,啥事呀,這火急火燎的,快喝口水。”姬祥老婆雲姑,倒了杯水,給姬祥。小嚳兒也不和狗狗玩了,趕忙回屋。“爸爸,我什麼時候可以去上學?”

“老師說,明天就可以去。但是在此之前,我有件事要和你們說說。都聽好了,以後黨兒在學校要叫嚳兒,姬嚳兒。記住了嗎?”姬祥老臉難得有點泛紅。

“這黨兒叫著多順口,咋上個學,還給改名咋的?”雲姑一臉的問號。小嚳兒也滿臉的疑惑。但是嘴裏還是跟著說“嚳兒、姬嚳兒”。

姬祥沒有辦法,隻得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個清楚。“哎,算是錯有錯福吧!我上戶口的時候,把黨兒錯寫成嚳兒了。誰知道,那個嚳兒竟然是古代帝王的名字。趙老師是文化人,說這名字大氣,有文化,咱以後就叫嚳兒,記住了就行了。黨兒,你以後要好好學習,別像老爸,大字都不識一個。”

“恩,爸爸,我知道了,我以後就叫嚳兒。我會好好讀書識字的。”小嚳兒乖巧的回答。

“可是黨兒都叫習慣了,冷不丁的改口,不適應。再說他的小夥伴們兒也叫他黨兒,這要是說出去都丟人。要不你看這樣吧,我們還是叫黨兒,就說小名叫黨兒,大名叫嚳兒,這樣我叫著舒服,大家也不奇怪。”雲姑分析著說。

“好,就這麼辦。嗬嗬還是媳婦聰明。”

“好呀,我有兩個名字了!”小嚳兒也開心的笑起來。一家人其樂融融,日子雖清苦些,但也算幸福。可惜好景不長,在嚳兒上小學5年級的時候,雲姑得了一場大病,不治辭世。留下姬祥和嚳兒兩個人相依為命。

時光荏苒,轉眼間嚳兒已經上初二了。在每次有新同學的時候,嚳兒都要把自己的名字介紹給人家,誰叫自己的名字,是個生僻字呢。這天班上轉來了個新同學。老師把他介紹給大家。“同學們,今天我們班上轉來個新同學,叫江源。就先坐到姬嚳兒的旁邊吧,要是他有什麼不清楚的,姬嚳兒你要多幫幫新同學。”

“好的,老師”嚳兒,乖巧的起身應答。作為初二(三)班的班長,即使老師不交代,嚳兒也會幫助新同學的。

“你叫啥名兒?姬嚳兒?哪個褲子呀?”江源笑著問嚳兒。

“就是覺字頭,下麵加個告訴的告。看起來比較像黨,實際上是古代帝王,帝嚳的那個嚳字。”嚳兒一本正經的回答,完全沒有聽出江源的揶揄之意。江源也自覺無趣,便開始認真的上自習了。

可惜,嚳兒不知道是,她的平靜卻因為江源的出現而變得不再平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