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1月16日,清晨6點,當太陽劃破霧靄放出第一道曙光,晨曦,這個充滿希望活力的早晨伴隨著一道嬰兒聲……
“生了、生了……”
一個產婆滿頭大汗的衝出門口,用著滿是血的手肘擦擦了額頭上的汗。
“男的女的?”
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男子拖著一條瘸腿著急的問著產婆。
“女的。很漂亮的一個女孩,眼睛大大的,跟你妻子一樣漂亮。”
“女……女的?”
男子有點失望,呆呆的點了點頭。
“也……也好,生女生男都一樣……都一樣……”
說完轉過身瘸著腿一拐一拐的走回原位。
突然想到了什麼,男子猛地轉過頭,著急的問,“那她能說話嗎!”
產婆似乎被嚇到了,瞪著雙眼,僵硬地點了兩下頭,“應……應該能吧?”
聽完產婆的話,男子失望的歎了口氣,低垂著雙瞼,踉蹌的背過身,雙臂垂下,落寞的背影讓人不自覺的感到同情。
唉,造孽。產婆同情的搖搖頭,內心甚是百感交集。這家子上輩是造了什麼孽?一個瘸的,一個聾啞的,再生出個娃也是聾啞的,那這家子以後的日子該怎麼辦?
唉。輕輕的再歎了一口氣,產婆再度同情的搖了搖頭走進房間。
謝螢,感謝的謝,螢火蟲的螢,她很喜歡她的名字中有個“螢”字,因為她很喜歡螢火蟲,在仲夏之夜,閃閃奪目,光芒微弱,卻是不可多得的一幕風景。
這是一戶非常普通的家庭,靠養鵝為生,家中的長子二十八歲左右,小時候因為得病,瘸了一條腿,自卑,生怕被人看不起,不知道是不是這個緣故,從小脾氣暴躁,沒耐性,想法偏激。農村思想傳統,有缺陷的人就隻能配有缺陷的人,這就是所謂“門當戶對”,因此到了結婚年齡,隻能娶同村同樣有缺陷的人,一個聾啞人當媳婦。二子性格隨和,愛闖蕩,所以沒有繼承父業的養鵝生意,在他眼裏,幹這行又苦又髒又沒出息。兩兄弟,性格卻完全相反,在這個小家庭裏,時有淚水時有歎氣聲時有抱怨聲,還有,永遠吵不完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