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逮老鼠
小時候家裏很窮,平時全家人都吃的是窩窩頭,地瓜幹,紅薯,煎餅和自家醃製的老鹹菜。地瓜幹是用紅薯切片後曬幹而成,每年的秋天紅薯成熟的時候,家人總是先把它切成片,再曬幹儲存起來。用作一年的口糧。
饅頭和肉隻有到了過春節的時候才可以吃到。每年到了春節,母親蒸上一鍋饅頭,但大部分都是留給來客人吃,蔬菜點湊一桌的,而炒好的菜裏,基本上都是蔬菜了,肉卻微乎其微。但幸好每年春節來我家竄門的沒有幾人。
而我們!隻有等客人走了,才從剩餘的菜裏算是改善了一下生活。
剩餘的肉,家人總是不舍得吃,
現在想來那時吃的食物成了回憶了!紅薯放在太陽下曬曬,然後放在鍋用水煮,趁熱吃也是特別的甜,還有那煎餅,在鏊子上多加一點火候,也是特別的香脆。還有那小米地瓜粥……。
但我們天天吃這些,慢慢的我受不了,於是天天催著家人改善一下生活,
吃飯的時候,把地瓜幹放在鍋裏熬湯喝,或者把地瓜幹和玉米磨成粉做成窩窩頭。然後來上一盤自家醃製的老鹹菜。這就是平時常吃的飯了。
而我又是一個肉食主義者,從小就喜歡吃肉。每當過春節家裏買肉了,爸媽都舍不得吃,總是把肉從菜裏挑出來,放到我們姐倆碗裏給我們吃。
於是隻有到了春節,才吃到幾塊家人不舍得吃的肉,但平時可把我饞壞了。於是經常問父親:這個可以吃不,那個可以吃不!後來家人一有機會就給逮吃的,如老鼠,麻雀……這些可以吃的東西。逮到後,把它放在做飯的灶台裏麵,做飯的時候一快把它燒熟,然後拿出來把皮剝一下給我吃。
開始時候,隻有家人給我逮,但家人的時間總是有限。整天有忙不完的事情。而自己又閑的太過無聊,於是就想自己逮了,因為隻有這樣才可以經常吃到想吃的肉。
記得父親在那年冬天下雪的時候逮了一次麻雀,一次逮到了很多隻。
於是我也學著父親逮麻雀的樣子,開始逮麻雀了,我先找到了個篩子,用木棍將一端支了起來。又到糧倉拿了點穀物放在篩子下麵,後在木棍上拴了一根長長的細繩子,再把繩子另一端扯到屋裏,而我則坐在屋裏,攥著細繩的另一端悄悄地等著麻雀的來臨!
看著父親逮麻雀都非常簡單,很快就是逮到好幾隻,可輪到自己了,怎麼也逮不住,而且麻雀也很少來到我那包圍圈,不知是麻雀太聰明,還是因為我太心急,試了好久沒有一次成功的。
那時父親很忙,平時很少在家,於是等到父親晚上回家了,才去問父親。
”爸!那次你逮麻雀,一下子就逮了那麼多,我自己逮怎麼逮不到啊“
”你逮麻雀啊!什麼時候逮的啊!“
”就是這幾天啊,我逮了好幾天了,一隻也沒逮到“。
”你現在逮麻雀,肯定逮不著了,到了冬天下雪了,麻雀很難找到吃的,好不容易見到吃的,當然就來吃了,所以那時逮麻雀比較容易,這時候天氣都好好的,地裏還有莊稼,麻雀又不愁吃的,你支個篩子逮麻雀能逮住嗎?“
聽到父親的話語,我明白了,於是想來,還是逮老鼠吧,老鼠一年四季都有,而且它們也不會飛,逮老鼠應該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