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殿下,英明(1 / 2)

知府衙門。

軒轅棣黑著一張臉坐在上首處,再不複平常優雅姿態。

“城中百姓,都是那麼說的?”

蕭允頓了頓,答曰:“十之八、九。”

“胡鬧!”軒轅棣伸手重重在茶幾上一拍,臉上怒容畢現,額上青筋突突。

堂堂大周親王,同江湖水幫勾結,謀害朝廷重臣之子,此等惡劣行徑,居然讓城中百姓拍手稱快、彈冠相慶?!

他們是要反了嗎他們!

“殿下,你可得為下官做主啊!”鄭泰一把鼻涕一把淚,老淚縱橫,傷心至極。

軒轅棣怒目一掃,寒光如劍:“一個江湖水幫,在老百姓心目中的位置,比你這一州知府還要重,你鄭大人難道就沒有要反思的地方?”

鄭泰一噎,也不敢哭了。

他看到自家兒子屍體的那一刻,被惱怒傷恨氣暈了頭腦,才沒意識到,出了這種事兒,眼前這位爺的心情不定比自己好到哪裏去。

他連忙跪下,道:“殿下有所不知啊。這七星水寨寨主,姓閔。”

“閔?”軒轅棣怒氣消散了一些,想了想,問道,“他和原水軍總督閔江……”

鄭泰道:“正是閔江之子。”

軒轅棣眯眼望向鄭泰:“既是叛賊之子,為何不早早剿滅,任其勢力做大?”

鄭泰急忙道:“這就牽扯到一段秘事了。那閔家本是效忠前朝的,後來因為前朝皇帝昏聵不堪,百姓民不聊生,才決定揭竿而起,響應咱們聖上的起義,打下了大周這一片萬裏江山。聖上登基之後,一直忌憚著江南這邊,一是閔家在江南世代為官,積攢不少財富和人脈,二是他既然可以反叛前朝,自然也可以反叛大周……”

軒轅棣神色一凝:“那當年的伊水河之變……”

鄭泰道:“是瑞王設下的圈套。當時還沒有禦刑司,瑞王掌管三法司,所有的罪證都是瑞王拿出來的。甚至在聖上麵前鼓吹閔江有叛亂嫌疑的人,也是瑞王。”

太子良善,瑞王趁著實權在手,大肆培植自己勢力,將閔江拉下水之後,林傲群才能如此順遂地當上水軍總督。

“在閔江被處決的前夜,聖上去天牢裏見了他一麵。聖上出來之後,閔江在牢中飲鴆自殺,聖上也秘密下旨,免去所有閔家人職務,將他們開除軍籍。但最後聖上補充了一條,他們隻要沒有違法作亂,所有人均不許動閔家人分毫。”

軒轅棣聽完,有所了然。

關於閔家的事他知之甚少,不過他知道,自伊水河之變後,皇上應該是對瑞王產生懷疑了,以至於後麵才會親自去天牢裏見閔江一麵,才會赦免閔氏族人。

隨後沒多久,皇上便著手創立禦刑司,專門負責牽製瑞王的三法司,這才導致瑞王在後麵想要故技重施陷害長信侯慕長亭的時候,被禦刑司攪了局。

且說起閔江之子……

軒轅棣回憶了一下,叫了自己從小跟到大的一個內侍問道:“當初跟在軒轅冽和宋元恒後麵,跟個泥鰍一樣的小滑頭叫什麼來著?”

當時大周一統,風調雨順,皇上意欲培養一批世家子弟為國之棟梁,便讓孫晉盧大學士和荀鈺女將軍各開辦了一個學堂,分別教習文治武功。

他自然選擇跟著孫大學士學習修身養性、治國之道,而宋元恒和軒轅冽則天天去演武場舞刀弄槍。那時荀將軍還意欲將自家女兒培養成第二個自己,所以每次來上課的時候,都會帶著林婉怡過來。與女人為伍,且還是女人為師,他自然是不屑的,也因此甚少去演武場。

隻有一次,他路過的時候看見演武場內一眾弟子在那裏玩蹴鞠,便停在那裏看了一會兒。拋開軒轅冽和宋元恒這兩張熟麵孔不說,那會兒給他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個小個子了。

真真個兒像泥鰍一樣,滑不溜手,靈活萬分,遊梭穿插沒人是他的對手。他帶球過人,軒轅冽接球射門,愣是讓對方沒得一分。

記得他當時還問過荀將軍這是什麼功夫,荀將軍笑笑說:“這是人家祖傳的,我可練不來。在地上還好些,在水裏,可就真真沒人是他對手了。”

閔家的水裏功夫若認第二,那就沒人敢認第一了。

那內侍想了一會兒才道:“殿下問的,可是當時的水軍總督之子閔行之?”

鄭泰連忙點頭:“那七星水寨的寨主,正是閔行之!”

“閔行之……”

軒轅棣撥動著自己拇指上的扳指,轉動了一圈,目色一深。

若是那七星水寨的寨主是閔行之,那軒轅冽認識他也就不奇怪了。隻是他們二人為何要聯合起來綁架鄭少勤,還勒索那麼多錢財?

會不會,軒轅冽綁了鄭少勤,隻是為了逼鄭泰自己交出渝州廂軍的兵權?

可若真是這樣,那他絕不會把人害死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