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複工(1 / 2)

慪火的不單單是王大錘一個,甚至王大錘都還不是最不甘心的人。

就算是沒有了磚廠,王大錘那也算是潘家莊的手藝人。就靠著祖傳的打鐵手藝,王大錘家要說地主倒還算不上,但評一個富農那是穩穩當當的。

更難受的還是那些在礦上幹了一段時間的農民。就像後世隻要是出來打過工的農民工就再也不願意回去侍弄家裏的幾畝田地了一樣,莊子上的佃戶也難以接受重新回家種地這件事情。

倒不是說燒磚就比種地輕鬆,實際上真的算起來燒磚比起種地來每天的勞動量還要更大一些。

但是種地輕鬆是輕鬆一點了,可是拿不到現錢啊!在磚廠上班,雖說是幹一天才有一天的工錢——潘玖表示:自古以來從未聽說過什麼基本工資、勞動合同之類的胡言亂語。

但是每個月十五號發到手裏的銅錢那可是貨真價實的周元通寶!就這一點,就足夠莊子上的佃戶們兩眼發紅了。

實在是,對於農民來說,一個穩定的獲取現金的渠道實在是太難了。要不然,陶明友也不至於因為一次摔跤,看不起醫生最後落得終身殘疾的下場。

更別說,鄉賢們對於農民的盤剝方式裏麵不但有地租這樣的“明著來”,還有糧價隨市場規律上下波動的“軟刀子”。曾經的中學語文課本裏有一篇課文叫做《多收了三五鬥》,說的就是豐年糧價暴跌,農民收入反而不如平年的故事。

當然,潘家還不至於這麼無恥的盤剝手下的佃戶——不說什麼良心不良心的,潘家子弟出征的親兵可都是靠著這些佃戶呢,自然不會在平時盤剝過甚,讓他們餓著。

所以,比起在地主鄉賢手底下苦苦掙紮的勞苦大眾,像是潘家這種將門手底下的佃戶們平時可以混一個肚兒圓,生養死葬的不必去借高利貸,已經算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了。

而這,也就是當潘玖在村口貼出窯廠複工的告示之後,一天之內全莊子每家每戶都來門前報了個到的原因所在。

潘玖這麼怕麻煩的人,當然不會親自接待這些來報名的,再說這些人也沒這個資格。

隻是苦了平安,作為親隨小廝正是發揮作用的時候。一天下來,就算是平安每次都是等著聚集了一撥人的時候統一回複,到天黑時候嗓子也有點嘶啞。

晚飯時間潘玖把平安叫過來問道:“今天招人怎麼樣了?夠不夠開工的?”

平安摸了摸自己隱隱作痛的喉嚨,答道:“少爺,不是夠不夠開工的問題,現在問題是來報名的人太多了。今天來報名的就有六百多人,咱們可隻計劃收一百人的啊。”

聽到報名人數這麼多,潘玖詫異的挑了挑眉毛,問道:“難道你沒跟大家說這次不是燒磚,幹的活對身體傷害很大?”

“說了啊,怎麼沒說。”平安一臉苦相:“小的可是老老實實按照少爺您的吩咐,對每一個來報名的都說了這次的活對身體傷害很大,而且以後不做了也沒辦法恢複。可是,傷身體也抵不住月錢比起之前燒磚多了五文錢啊!”

輕嗯了一聲,潘玖不再糾結這個問題——他的“良心”也就隻到這個地步了。

平安說的句句是真,現在窯上準備做的土法礦渣水泥,真心是一個對身體危害性很大的工作。後世的水泥廠工人塵肺病都是職業病,更別說現在了。